“十二五”期间环渤海五省市发展的新取向(上)

“十二五”期间环渤海五省市发展的新取向(上)

周立群   王金杰

提要:京津冀鲁辽在重新梳理和调整战略思维,“十二五规划”和区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各省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多元、多极竞争—合作格局”,而不是“单极增长”、“一点突破”。 3) 发展重心沿海化趋势进一步显现,鲁辽两省在“环黄渤海”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4) 更加重视统筹和协调沿海与腹地、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5)竞合关系由城市间“单点之争”转向城市群“结网竞争”,城市群内部“合作优于竞争”,城市群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6)区域合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7)各省市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并突出了规划的前瞻性和探索性。

 

金融危机后环渤海地区五省市都在重新梳理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并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取向、新特点。各省市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在发展定位、目标、路径及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新概念或对原有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尤其近一年来国家相继批复了《辽宁沿海经济开发带振兴规划》(简称“辽宁沿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黄河三角洲规划”)、《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简称“蓝色经济区意见”)、《沈阳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简称“沈阳改革方案”)等多项区域振兴规划,使得“十二五”期间区域发展格局、竞合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京津冀鲁辽在发展定位、目标、路径等方面提出新概念或对原有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思维和主线。

北京市提出,已进入了“国际大都市”的全面建设时期,主要任务是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并继续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这标志着北京将向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迈进。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凸现。

山东继“黄河三角洲规划”获批后,又提出了“蓝色经济区”新概念,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带、胶东半岛沿海高端产业带、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建设打造“一区三带”的新发展格局。“蓝色经济区”作为山东“十二五”规划的引领性概念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北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提出做好壮大沿海经济、主动对接京津、利用沿海优势全方位与京津合作,做好产业、人才、金融、建设、服务等几大对接,并着力于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辽宁沿海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提出了更为清晰的“一核、一轴、两翼”的沿海发展布局框架,即以大连为核心,以“大连—营口—盘锦” 为主轴、以“盘锦—锦州—葫芦岛”为渤海翼、以“大连—丹东等岛屿”为黄海翼,努力构建东北振兴和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20104月“沈阳改革方案”获批后,以沈阳为轴心的八个城市组成的沈阳经济区提出了企业重组、科技研发、金融创新方面体制创新思路,并启动了人力资源、房地产市场、户籍管理、商贸流通、旅游、金融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天津已形成三个层面联动和三区统筹联动的新发展思维和发展格局。借助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统筹滨海新区、中心城区、涉农区县的全面发展,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三个高地。全面推动三次产业向着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初显。

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如,在发展方式上,各省市努力向产业提升、结构优化的“质量型”转变;在发展驱动上,由要素投入向要素效率和自主创新效率转变;在发展取向上由沿海或“新区”突破向海陆联动、城乡协调、辐射周边和腹地发展格局转变。

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多元、多极竞争—合作”,而不是“单极增长”。渤三角的内涵有别于长三角、珠三角。

环渤海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复合型经济区,区域内呈多极发展格局。京津唐、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大板块分别借助于天津、大连、青岛三大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发展。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路径一般要经历由集聚到扩散的发展历程。集聚是资源、要素由边缘区向中心区集聚;扩散是资源、要素由中心区向边缘区转移释放。天津、大连、青岛等中心城市的发展正处于集聚阶段,其对周边省区的集聚功能在强化,对临近中小城市的带动和整合作用在增强。

“十二五”期间天津、大连、青岛的集聚效应会强于扩散效应,这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但它们都在着力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大胆探索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把集聚高端、高新和优质产业、人才、资源作为强市强区的重点。其扩散也不仅仅局限于不是一般性产业的区际平移,而是制造业的延伸、扩张、协作、合作和大生产网络的构建,是现代服务业的拓展、整合和大市场网络的构建。

三大板块分别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辽宁沿海规划”、“黄河三角洲规划”、“蓝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为载体,“渤三角”的竞争合作关系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而且也为区域合作提出了新要求。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呈现为“多元、多极竞争—合作新格局”,而不是“单极增长”、“一点突破引领”。

 

(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教授

王金杰: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