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010.qq.com 2010年04月23日 腾讯世博
4月23日上午,“城市阅读 阅读城市”在上海举行,这也是世博开幕前最后一场公共论坛。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印度作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作者维卡斯•斯瓦卢普,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等多位国外大家出席了此次论坛。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赵启正也在大会上作出精彩主题发言,以下为其现场发言实录:
主持人 曹可凡:下面有请赵启正先生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阅读上海 求索时代 呼唤佳作》。
赵启正:我愿意站在这里,因为这样我可以看到我后面的很多熟悉的老朋友。多丽丝刚才设计了一个广播剧,在电视出现以前,广播剧是很通行的。电视出现以后,这个剧种逐渐的消亡了。所以他们夫妻二人对话,很生动,并且有哲学的含义。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不一定追求或是好,或是坏。有些比较问题,更不能简单的说好与坏。如果大家这样看问题,世界就和谐得多了。
我们的论坛,是“城市阅读,阅读城市”。我们要阅读中国所有的城市的话,太多了。中国有660个城市。今天我们就近阅读我们所在的、一周后要召开世博会的上海。
我先讲两个在上海发生的、与我有关的小故事。都是最近一个月的小事情。
日本的NHK在17年前,拍过我的一段录像,叫《赵启正的一天》。主要拍浦东最初的景象以及我们 如何忙碌。因为这次要召开世博会了,他们又回来了。他们设计的方案是,让我沿着浦西刚刚修好的大堤的大道,由路边走向江边,他们的镜头就由浦西慢慢转到江面,然后转到浦东。这时候,让我回答问题。他们问,上海160年以前,对外国人开放,现在又开放了,这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我的回答是,在1843年,是在清朝政府无能的背景下,开放了,并且还超出了《南京条约》,额外追取了租界,有公用租界、法租界。今天的开放,是在国家完全的主权下,自主开放。外国人必须按照中国的法规办事。NHK的主持人说,明白了。
然后他们请我到浦东清末明初的旧宅去寻找历史的痕迹。我请他们在100年前的小院子里,把镜头扬起来,拍下古代的、清朝的飞檐。同时,两个近500米的摩天大楼。一并摄入。他让我解释。我说,“上下五百米,前后一百年”。NHK的人说,好感动啊。美国的作家兼金融家罗伯特.库伟(音)在黄浦江上采访我,美国的制作人说,我们不要往远处看,就在原地转圈。我们镜头一边是西边,一边是东边。转到西边,就讲西边。转到东边,就讲东边。他请我讲租界、新中国、文化大革命,讲新经济。他说,你们很熟悉的,美国人并不熟悉。约翰.奈斯比特先生刚才也这样说。他说,美国人对中国所知甚少,评论很多,你一定要讲解美国人有兴趣的这些问题。美国的制片人随着我们的船,一直说,真美丽,比曼哈顿好看。
我们上海,是怎么阅读的?外国人怎么阅读的?我们习以为常的,其实对外国人是很珍贵的。我们不妨在阅读上海后,求索一下、检索一下我们的时代。
93年浦东开发初期,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傅晓东(音)先生来到浦东。我对他说,上海城市化过程如果从上世纪30年代算起,至少是用了四代人到五代人。也就是说,我的祖父一生中半生是拖着辫子的。我的父亲,是会英文的大学教授。我就是完全城市化的人。我的孩子,就是在一个现代的中国被培养的。一个社会学家,必须用前一代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继续的研究。但在上海,在浦东不同。上海和浦东城市化的过程,只用了10年到15年。也就是说,时间的坐标是快了。一个社会学家有机会用他的一生的时间,观察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过程。浦东开发的前7年,我们让10万农民转成城市人。老年农民在搬家之前,围着家里的水井转圈,不肯离开。中年人说,我不会开车,我到城市怎么生活?而小孩子、少年们,欢喜跳跃,我们要上城市水平的学校了,我们长大了,就要从事当代城市人所从事的工作了。我对傅晓东(音)同志说,我们如何帮助农民城市化?请社会学家出主意。过了几年之后,傅晓东(音)先生的回顾文章说,赵启正的呼唤社会学,深深打动了他。他曾派他的博士生到浦东考察了农民们。
20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把通货膨胀的因素去掉,实实在在的是增长了8倍。浦东由原来不到上海的十分之一,现在占上海的25%。今天的浦东,是1990年的两个上海的规模。但是他的经济结构,比20年前进步了。不是纺织业、玩具、塑胶鞋、食品,而是高科技的项目,是IT技术,是生物工程,是崭新的工业,如大的民航飞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