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

【通讯员:马宝鹏】我院举办的“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于5月13日在滨海新区隆重举行。滨海新区副区长张锐刚、市台办副主任胡成利、南开大学副校长关乃佳、台湾立法委员邱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常务副院长周立群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由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学会共同主办,支持单位为天津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及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副区长张锐钢代表新区区委、区政府对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张区长指出,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逆势而上,生产总值达到了3180.7亿元,预计2020年将全面实现国务院对滨海新区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各项目标和要求。滨海新区孕育无限商机,津台合作大有希望,希望台湾与滨海新区进一步深化电子信息领域、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强专业人士的交流。滨海新区将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积极促成和鼓励台商在滨海新区投资兴业,完善投资环境,愿津台友谊在合作交流中发扬光大。

天津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胡成利指出,近年来,天津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仅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8.1%。截至2010年4月,驻津的台资企业已达2079家。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经贸合作日益加深,天津与台湾的各领域交流也愈发频繁,希望与会学者对此展开深入研讨,为两岸经贸交流积极献策。

关乃佳校长在辞词中说,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汇集两岸知名专家学者,畅谈环渤海经济圈与台湾对接合作的新契机,畅想津台合作的美好未来,这对于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开大学始终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积极投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两岸产业、科技、金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邱毅说:“回想1989年我首次来津考察,如今的天津变化巨大,而滨海新区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他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界,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是全世界的奇迹,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奇迹。邱毅在比较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的不同特点,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劣势、机遇,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内部优势大于劣势,外部机会大于威胁,应加强台湾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促进津台经济共同发展。

天津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团长林建甫及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团长张松允向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市台办及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对论坛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提出台湾要搭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顺风车,实现新的经济发展与飞跃。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梁琪教授主持论坛讨论会。

周立群教授做了题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演讲。他表示,环渤海五省市最近五年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25.3%,远超长三角和珠三角,五省市经济增幅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将呈现新趋势,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出现“一极多点”发展的新格局。滨海开发建设路径已呈现出其独特性和创新性,综合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创新呈现积极探索态势,新区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林建甫及天津产权交易所总裁钟冠华对津台金融合作进行了探讨,提出津台资本市场的合作方向可从场外交易及私募股权方向着手,以台湾柜台买卖市场所积累的经验为天津探索建设全国性国权交易市场提供借鉴。

滨海开发研究院研究员薄文广副教授分析了滨海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官方政策环境及发展思路,认为滨海新区依赖国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和对宏观政策的敏感性需引起重视,思路是滨海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他同时对津台合作的结构现状及趋势做出了阐述。

中华金融人员协会监事王琦桦博士分析了津台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建议两地以太阳能、风力发电及LED为发展方向,并提出建立两地常态化低碳经济产业交流及合作机制及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议。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教授及台湾竞争力论坛副秘书长兼执行长谢明辉展望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影响,认为商签ECFA代表了岛内主流民意,将为台湾经济未来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并提出签订ECFA的目标、原则和步骤。

梁琪教授在总结中指出,环渤海经济圈津台论坛是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经贸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举行的,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将对深化津台合作和两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论坛结束后,在滨海开发研究院领导的陪同下,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及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的与会成员还参观了位于滨海金融街的天津股权交易所,对股权交易所的基本功能、业务范围、制度建设及挂牌条件进行了考察,并表达了与天津股权交易所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