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周立群
航空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宽、技术扩散率高、连带效应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十余个省市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世界航空产业主要环节呈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呈产业集群战略、发包市场活跃、接包市场竞争激烈,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天津“三机”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已具雏形,产业引进速度快,但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化不强,人才储备和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机场支撑能力亟待提高。为此应启动后发优势,完善 “三机”产业链,延伸产业链两端,重点发展相关配套产业;进行金融创新和科技体系创新,着力建立金融支持、人才储备、产学研三大支撑平台;推进军民融合和通用航空发展。
航空产业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产业链长,一个比较完整航空产业链包含上千家相关企业;辐射面宽,产业的技术扩散率高达60%;连带效应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达到1:10,远高于其他产业。
一、 航空产业链与产业配套关系
航空产业基于分工的加深和发展,各个环节上的产业基于技术经济联系在纵向形成供需关系, 即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 在横向形成协作关系, 即产业配套关系,这种相互链接就形成了航空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外来风险,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企业间的关联性,增加产业稳定性和根植性。
航空产业链按上中下游产业划分,上游是研发设计,中游是生产制造,下游是航空应用和维修服务。产业链中的主要节点包括:发动机、航电设备、机电设备、机体、标准件、特殊材料和涂料、机场空管设备等。衍生出的产业包括金融租赁,航空培训,航空商业会展,新材料,钢铁和冶金等。
图1: 航空产业链
二、世界航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航空产业链主要环节面临寡头垄断
航空产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涉及学科领域广,制造工艺复杂,技术标准高,投资多,风险大,进入门槛高,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基本都被几家寡头企业垄断。
表1: 航空产业链主要企业
产 业 |
主要企业(国际) |
主要企业(国内) |
干线飞机 |
波音,空客 |
中国商飞(未投产) |
支线飞机 |
庞巴迪宇航集团,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
中航一集团 |
发动机 |
通用电气发动机公司(GEAE),普惠公司(P&W),罗罗公司(Rolls-Royce),CFM,IAE |
中航商发,中航动力 |
机 体 |
EADS, Reims Aviation, Fokker Aerospace, SNECMA, Hellenic Aerospace Industry |
中航一集团,西飞,成飞,沈飞,哈飞 |
机载设备 |
Rockwell Collins, Hamilton Sundstrand, Parker Hannifin, Honeywell |
中航航电,中航机电,西飞,哈飞 |
标准件及特殊材料 |
GKN, Interfast, Alcoa |
中航标,沈航标,贵航标,哈飞,宝钢 |
资料来源:根据航空产业相关资料整理。
2、航空产业的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
航空产业链长,从上游研发设计、中游的生产制造到下游的应用、维修服务,涉及众多企业(如一架大飞机一般包括300—500万个零部件,由成千上万家企业提供)。由于产业集群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还有很好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链上不同类企业之间通常形成模块化的产业集群格局。目前世界上形成了以法国图卢兹航空谷、美国西雅图航空城和加拿大蒙特利尔航空城为代表的三大航空产业集群,而这三大产业集群的形成都与龙头企业及其总装制造基地有直接关系,分别是空客总装线、波音总装线和庞巴迪总装线。
3、航空产业发包市场活跃,接包市场竞争激烈
获得垄断地位的航空寡头掌握着核心技术和标准,控制着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为了降低成本和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资源,将不具优势的环节和领域外包给其他企业。例如,美国的波音公司在全球有3000多个主要供应商,中国的成飞和沈飞等企业就位列其中。中国大飞机公司——中国商飞正在国内外寻找接包企业。同时,世界各地接包市场之间竞争激烈。
4、军民融合领域最具发展前景
军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军用技术优势和民用产业化优势,实现富国强军双赢,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美欧在军民融合领域走在世界前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干支线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电和机电设备、特种材料和涂料等诸多领域都掀起了军民融合热潮,这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天津市航空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1、“三机”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已具雏形
从2007年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建设起始,天津市航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2亿元,一跃达到2010年的170.15亿元,位居全国前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40%,并逐渐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为核心的“三机”产业格局,航空产业链主要节点形成。民航产品设计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综合研究院、支持中心、试航审定中心、技术认证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和航空技术展示中心等也逐步建立和形成。国内外航空巨头陆续进驻,吸引了大批航空企业在天津聚集。
2、产业引进速度快,但自主发展能力弱
天津航空产业底子较薄,主要依赖大量引进外来企业拉动发展。目前,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已进驻几十家航空制造企业和上百家航空配套企业,产业聚集的态势开始形成,但仍不能称之为航空产业集群。因为这种“嵌入式”的产业聚集模式的根植性仍较薄弱,一方面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的研发及标准制定基本依赖外方,产业被锁定在中低端,转型和升级困难。另一方面产业利润低,谈判话语权低,产业外来风险大,受制于人情况严重。“嵌入式”产业聚集模式一般为政府推动所形成,缺乏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互联互通性,对相关产业带动性仍不明显,打造天津航空产业集群、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