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群教授出席2011首都经济圈高层论坛并作演讲

(通讯员:裴蕾) 1234日 “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北京凯悦莱温泉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首都经贸大学主办,来自京津冀各省市发改委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以及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研讨了京津冀地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趋势、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打造首都经济圈、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环首都绿色经济带、河北沿海发展带等重大问题,共商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计。

我院周立群教授出席了论坛并作了“十二五期间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的演讲。

周立群指出,国家对环渤海地区密集布局,重点开发。十二五期间,京津冀的发展定位更为清晰、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区域合作关系呈现新特点,各省市的重新定位对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赋予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北京外的各省市在沿海地区建新区、上重大项目、搞重点工程,这使发展重心在地域上向沿海集中。由此引发的产业集中、项目集中、所需资源要素集中的问题凸显,地区竞争加剧,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趋同和发展模式趋同。同时,区域竞争战略由单个城市转向城市群,城市群的发展将出现新格局:城市群内部:合作优于竞争;城市群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周立群认为,首都圈建设可为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提供强大区域支撑体系。天津从首都圈的建设中“借力”,获得高于自身定位的区域支撑体系。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促进滨海改革的深入推进。滨海滨海新区的金融创新可与北京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互促互动、相互支撑。北京扩散化发展为天津集聚化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北京已进入以扩散效应为主的阶段,而天津仍处于以集聚效应为主的阶段。天津将成为承接北京科技人才和成果扩散的首选地。

周立群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和切入点,这主要包括:1)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2)由行政区规划到经济区超前规划;3)城市间的竞争与相互开放;4)城市群的“内联外争”、互补性错位发展。

会议主办者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对北京长阳镇新城建设进行了考察。在黄莹副镇长的引领下,重点考察了其中心区建设、长阳半岛万科项目建设、奥特莱斯项目建设,并请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公司李伟经理专门介绍了“长阳模式”的背景、特色与经验,使专家学者对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新城建设的发展思路与模式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