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滨海新区大港区域安全供水

——工科、文科交叉集成科研机制的初始探索

【通讯员:裴蕾】 我院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刘东方教授及其团队为滨海新区大港区域安全供水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历时一年,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其成果已得到大港区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并入选滨海新区2011年度20大表彰工程。这是我院工科与文科交叉合作科研机制的又一新探索。

供水安全项目的开展是以滨海新区科学发展需求为导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同经济管理学科合作的初步尝试。目前,大港区域供水存在许多问题,如多水源供水、多水厂供水、多个供水管网系统造成供水管理困难、多部门管理并存等。保证大港区域的安全供水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涉及市场运行、企业管理、政府职能管理等诸多方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刘东方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技术团队紧密贴近滨海新区的重大需求,近一年来对大港区域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发挥自身学科和技术优势,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保障供水安全,实现供水优化。

大港多水源调控安全供水系统建设项目是为了彻底弄清大港的供水现状,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降低供水危害,保障安全可靠的供水,实现供水优化调度,保障大港区供水安全。项目完成后,多水源供水水质安全保证率大幅提高,当某个供水管网系统出现问题后,临近的供水管网系统能及时的为其提供供水援助,保证发生事故区域的供水,大港区生活、生产供水安全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大部分区域基本消除安全供水隐患,从而为加强大港地区水厂和水源地管理与调度创造了基本条件。此项目成果得到了大港区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并入选滨海新区2011年度20大表彰工程之一。

刘东方教授说,滨海开发研究院是我校对接和服务滨海新区的一个窗口和平台,我主持的实验室就在滨海新区,拥有为滨海新区提供技术支持的便利和优势。两年来,我们与滨海开发研究院的跨学科合作很愉快,不仅有利于拓展工科的项目领域和针对性,有利于扩大影响,也利于承接新领域的大项目。我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心设在滨海开发研究院,就是为了发挥工科和文科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滨海新区的科学发展全面展开,我院承担的研究项目也呈现出科技、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性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2010年以来,我院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学科联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共同承担天津市农委“三农”项目7项,较好地发挥了我校的综合学科优势。同时,我院与日本学界、商界共同举办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国际研讨会。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专家同台就滨海新区环境修复和治理作演讲和切磋。

我院在文科与理工科交叉合作研究方面还处于试验和磨合阶段,探索多学科交叉集成和联合攻关的新型科研体制将是我院的工作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