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中)

——天津华明示范镇“三区联动”调研报告

 

      韩彦清

 

(提要)东丽区华明镇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三区”联动发展在消除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华明镇“三区联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从局部“渐变”向系统“突变”过渡呈现出自我扩张特征。报告提出,把握其发展特点并扎实推进的五点建议:1)把握好政府作用的尺度和适度,推进“自组织良性循环;2)大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3)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夯实农民发展权益;4)创新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5)推广小城镇建设模式需要根据其依存条件作好顶层设计。

 

 

 

二、华明“三区联动”的实质是经济要素在空间重组

华明示范镇“三区联动”的重点是以宅基地换房为基础,按照“农民居住进社区,工业生产进园区,农业生产在园区”的发展思路,推进“三区联动”统筹发展的创新实践,其实质是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工与组合。在这个重组过程中,要素的每一次流动都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空间布局,区域内的物质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经过4年建设,华明镇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 “三区联动”、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其中,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宗旨,推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联动、和谐发展。

1、小城镇建设是龙头

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优先发展小城镇,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因为,小城镇作为农民参与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平台,是农民转移和就业的重要承载空间。小城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点和农村第三产业的集散地,将成为乡村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发挥着节约土地、改造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地区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带动和扩大农村市场的桥头堡,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心。

2、居住社区建设是依托

居住社区主要为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城市社区和行政区划。华明镇的社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提供居住功能的居民聚居区,而是一种生活形态,包含着交流、创业、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华明镇农民通过宅基地换房进入社区,为后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盘活资金和生活配套服务,成为工业园和农业园稳定的大后方。居住社区为农民提供交通通讯,教育、科研、试验、推广、普及和技术咨询,以及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公益事业。

3、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是支撑

实践表明,华明镇示范工业园区为居住社区和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既可以解决部分华明居民的就业问题,又可以消费农业园区的部分产品。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走新型工业园区之路,为此,园区应提高准入“门槛”,瞄准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目前,中国兵器一机集团、中国北车集团、海特集团、山东鲁电集团等一批高质高端高新的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已签约48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到180亿元左右,这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农业产业园区是基础

农业产业园区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农业园区拓展了工业园区和居住社区发展的重要空间。华明镇对原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建设了2126.7亩的农业产业园区,预计项目建成后,园区平均每亩土地毛收入可达1.6万元,纯收入超过1万元,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500人以上。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产业化立园、工厂化建园”,大力推进农业种植工厂化,产品加工工业化,生产基地园区化,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新体制、拓展农业产业新功能、增创农业产业新优势。

本课题运用logistic方程的参数估计法对三区联动过程中要素流动的系统协同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判断结果显示,华明示范镇“三区联动”整体效果呈现S型曲线2006年华明镇城镇化的一个拐点2006~2008年“三区联动”加快发展到2008年达到一个拐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扩张状态,从局部“渐变”向系统“突变”过渡。同时内部结构也面临着产业大调整。

 

 贵: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研究员

韩彦清: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