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裴蕾】近日我院发布《支持在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永续发展报告》。报告由
为了科学把握在津台商的发展脉络,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由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台盟天津市委、天津台联和天津台企协会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开展了“支持在津台企转型升级永续发展研究”。联合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台商及其家属对天津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劣评价和改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商企业转型升级及改善经营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政策建议。报告还汲取各参与单位长期从事服务台商工作相关人士的意见,并查阅和汇编了国家和部分省市惠台政策,旨在为政府制定对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联合课题组由滨海开发研究院、台湾经济研究所、经济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教师、研究生及台盟天津市委、天津台联和天津台企协会的工作人员参加。舒平副教授、马林靖博士担任问卷设计和分析工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7份,走访企业30家,访问台商及台属51人次,分布在8个区县,既有台商独资企业也有合资企业,既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津投资的,也有近三年注册成立的,既有注册资金过亿的大企业,也有资产不足百万的小企业,所属行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对滨海新区、静海开发区、北辰开发区和武清开发区等台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访谈。
台资已是天津经济发展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次调研是在国际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组织的一次重要调查。调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津台企经营环境满意度及相关修缮要求,对象以台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主;二是在津台胞对生活环境满意度及相关修缮要求,对象以台商及其家属为主。
截至2010年10月,我市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097家,合同投资总额96.86亿美元,合同台资额64.56亿美元,是北方地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台资企业总资产占全市三资企业总资产的9%,吸纳从业人员占全市外资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2%。
三十年来,在津投资的台资企业与天津的发展同步,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有些已经成长为实力雄厚的大集团,新来天津投资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正在展露头脚。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天津经济的综合优势越发凸显,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商的目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为在津台商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调查显示,台商在津的发展信心提升,台商及台属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充满充满期待,对天津整体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评价较好。调查也客观地反映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等压力,台商和台属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诉求。
调查组建议:1)重新思考招商环境定位,注重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执法问题;2)在三次产业中分别选择津台深度合作的新切入点;3)凝聚台商资源,在滨海新区兴建“台湾城”;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台商生活信息通报宣介制度;5)提高开发开放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