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5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任理轩文章《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热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求是理论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等众多网站纷纷转载。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广大网友对文章给予了积极评价,对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群众工作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任理轩文章阐述科学、对策务实
广大读者表示,这篇任理轩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有说服力,是指路明灯。读完任理轩,似乎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同时,读者也提出了三个需要:一、需要科学地对待热点问题;二、需要切实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需要自上而下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领导机制,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标准。读者认为,政令畅通,才能事半功倍。中国太大,人太多,事情难办,期待能有更好的发展。
正如任理轩开篇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专家们认为,社会热点暗含社会矛盾,需要用行动的勇气和智慧来正视社会矛盾,运用好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雪冬表示,任理轩文章力图在“社会热点问题”频发这个现实面前,表明一种态度,阐明一种立场,提供一套应对的方法,显然有助于推动社会在这个问题和现实面前形成基本的共识。但是,中国目前的问题,显然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上,还需要有行动上的规划,这样才能使“顶层设计”不至于建立在沙堆之上。行动的勇气和智慧更为重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任理轩文章中反映的实际上是群众工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按照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来处理。作为党报,任理轩文章比较平稳、全面,原则性上面没有错。但是,梅新育表示,其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有些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其中存在尖锐的对抗性矛盾,如司法公正、腐败,而在收入分配不公、食品安全等方面也接近对抗性矛盾了。作为党报,现在不过度渲染对抗是对的,但这不等于领导者心里可以不明白这是对抗性矛盾,或者更直白地说,这是敌我矛盾。不承认某些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不拿出大动作解决这些对抗性矛盾,许多人民内部矛盾会演变成为对抗性的矛盾,人民群众会走到党和政府敌对面。
第二,某些问题上群众期望值过高,这一点需要给大家说清楚。不说清楚这一点,就会被野心家利用,靠给群众完全没可能的画饼来赢得支持,对抗党和政府。特别是某些年轻人,那是我要、现在就要,多多地要,却没有想到,自己需要为此付出什么努力?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弱点会造成什么问题?
南开大学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龚刚教授则表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必然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剩余劳动力的消化阶段,第二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技术进步)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两个阶段的交替期(剩余劳动力正在逐渐消化)。一般而言,在新、旧阶段交替之时,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将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来讲,理性对待社会热点问题事实上要求我们顺利和平稳地度过新、旧交替阶段,而其根本之道则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之转型,从而使我国能尽快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