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台商经营环境与生活环境调查报告(下)

3、加快两岸金融合作的步伐,率先破解融资难题

调研显示,融资难仍是制约在津台企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来津投资的台商很难继续享用台湾金融机构的服务,除少数大企业外,一般台商很难从大陆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津台企以台湾独资企业为主,近两年来,合资企业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压力,台资企业的融资困难更为突出,合资成为台资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途径之一。在2007年至2009年新增的台资企业中,台湾独资企业占有较大比例,分别占总数的81.33%, 83.33%70.21%2009年后的新增台资企业中,合资企业的比重呈现增加态势。虽然有政府针对台企的专项贷款,但实际享用者寥寥,而在津做生意需要的初始资本门槛却在提高。

台商殷切希望,加快两岸金融合作的步伐,允许更多的台资金融机构来大陆经营,特别希望滨海新区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能出台一些新的举措,搞一些新的突破和试点,能在全国率先破解融资难题。同时,加强对台资企业的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大陆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和运行规则。

4、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宜居环境

目前长期居住在津的各类台籍经营者、员工、家属以及在津学习的台湾学生约有2000多人。由于两岸同文同种,台胞在大陆居住生活非常便利,易于融入本地社区。在津台胞在居住地点的选择上主要以便利各自的工作生活为导向,居住地点较为分散。

调查显示,在津台胞在生活环境方面的抱怨和烦恼最多且主要集中在交通问题上。虽然近些年来在交通环境建设方面投入很多,变化也很大,但是整体交通环境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不良的交通状况既有基础设施尤其是立体交通网络存在的设计问题,也有交通管理不力的软件问题。例如,与其它大城市相比,天津机场近在咫尺,可空运货物却只能从首都机场起运,造成时间和成本的双重负担。又如,交通指示标志不清,交通路网的出入口设计不尽合理,人为地造成一些混乱。再如,城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建设施工不文明,许多工地缺乏管理,人为地制造尘土飞扬。

很多台商建议,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与台湾相关部门的沟通,在交通标志设计、高速(快速)公路管理、交通参与者教育等方面借鉴台北的经验,让顺畅有序的城市交通成为天津现代都市的支撑。尤其要倡导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的精细化管理和培育,针对各类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管理法规的意识差和违章问题,应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使每一个社区、道路、角落都干净有序,整洁美观,使生活得更舒适、更满意。

 

 

三、支持台商在津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调查访谈中,台商和台属对在津发展和生活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重新思考招商环境定位,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执法问题

问卷显示,台商对“发生纠纷不容易排解”,“解决管道不通畅”,“当地企业信用不佳”,“欠债追索不易”,“地方税、摊派、罚款、收费多”等问题反映较多。

建议进一步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加强与台资企业的沟通,主动提供有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台企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动性。应在公平执法方面加强与台资企业的沟通。在税收、劳动合同法等执法检查中公平选择检查对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该考虑同行业中的一般状况妥善处理,杜绝相对守法企业反受苛责、违法企业无人问责的“鞭打快牛”的做法。

2、在三次产业中分别选择津台深度合作的新切入点

在津台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橡胶制品、五金制品、金属铸造等集聚度最高,其户数和投资额占全市台资总额的61%和73%。2006年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至48%

台商认为,台湾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高潮已过,津台经贸深度合作应选择新的切入点。制造业合作应放在重点产业的深度对接,尤其是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如天津石化中上游生产能力与台湾石化中下游产能对接。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应加快引入台湾精致农业运行和服务业精细化发展模式,如大成集团非常有兴趣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也愿意将其业已建立的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运行经验贡献给业界分享,该体系的特色是食品原料来源透明和可追溯,对保障食品安全颇有助益。

3、凝聚台商资源,在滨海新区规划和兴建“台湾城”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在津台资企业和台商的数量并不多,也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聚居地。为了凝聚台商力量,扩大影响力,并把这种影响力有效地传导回台湾,形成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有必要考虑在津兴建台湾城,集中吸引台湾的服务业投资。调研中有多家企业都表示希望参与投资台湾城的意向,他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尽早进行可行性论证,这不仅有利于集聚在津台商的力量和开拓与岛内的新合作领域,而且可以从规划建设到招商一揽子完成。台资企业分布在天津的各区县,而滨海新区是台企聚集度最高的地区,有台企1052家(2010年初数据),占全市总数的50.94%,合同台资额42.9亿美元,占全市台资总额的72.03%。建议将台湾城建设纳入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规划,构建台商大本营,以此凝聚台商资源,放大津台合作的影响力。

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台商生活信息通报宣介制度

随着两岸合作的深化,天津出台了许多支持和扶持台商永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法规的通报宣介渠道不畅或有梗阻,许多台企和台属对相关政策和细规至今不知或不清楚,甚至有误解。

比如,两岸就台胞在大陆医疗机构使用“全民健保”问题已达成协议,天津为便利台胞就医还开设了“绿色通道”,但很多台商对此不了解,仍然认为在天津就医很难,费用无从报销。又如,出入境是否要向派出所报备、在津申领居留证的手续和有效期、台胞是否有权自装卫星收看台湾电视等。再如,为方便出行,应该设立高速公路雪雾天气运行情况通报系统,包括热线电话、服务网站及路上提示牌,出行者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登录网站可以随时了解途经天津的各条高速公路的运行现况,避免出行者白跑“冤枉路”。

5、提高开发开放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

在问卷调查中,台商对政府的电子政务、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透明度、官员操守、社会检查、海关和工商管理行政效率等指标选择“非常认同”的极少,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太满意的均超过了10%。建议在涉台招商和管理中进一步提高开发开放意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加强与深圳、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汲取这些省市服务台商方面的相关经验,改变现行工作流程中呆板、低效的状况。同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听取台商对改进公共服务的要求和建议。

 

 

(问卷和访谈工作得到了市台办和市台企联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课题顾问: 蔡世彦、丁鲲华、韩家宸

主持人:  周立群    

  笔:    萍、马林靖

课题组成员:孙渡、尤芳平、罗文德、林易

卢向宇、许智诚、倪沙、陆小琳、

鹿原、韩雪、王剑新、李衍良、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