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市台盟 联合课题组
为把握在津台商的发展脉络,联合课题组对台商和台属在津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了专项调查,共回收问卷72份,走访台企30家,访问台商及台属51人次。调查反映了台商和台属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诉求。
建议:1)重新思考招商环境定位,注重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执法问题;2)在三次产业中分别选择津台深度合作的新切入点;3)凝聚台商资源,在滨海新区兴建“台湾城”;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台商生活信息通报宣介制度;5)提高开发开放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
为了科学把握在津台商的发展脉络,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间,由南开大学、台盟天津市委、天津台联和天津台企协会组成的联合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台商及其家属对天津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劣评价和改善需求。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7份,回收72份,走访企业30家,访问台商及台属51人次,分布在8个区县,既有台商独资企业也有合资企业,既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津投资的,也有近三年注册成立的,既有注册资金过亿的大企业,也有资产不足百万的小企业,所属行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对滨海新区、静海开发区、北辰开发区和武清开发区等台资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重点调查。
一、台商对天津发展环境的整体评价
台资已是天津经济发展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截至2010年10月,我市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097家,合同投资总额96.86亿美元,合同台资额64.56亿美元,是北方地区台商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台资企业总资产占全市三资企业总资产的9%,吸纳从业人员占全市外资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2%。
1、滨海新区开发机遇与台商在津的发展信心
如同当年浦东开发一样,滨海新区的开发将重绘大陆经济版图,天津将成为大陆变化最大的城市。天津产业集聚、金融改革、城市建设及发展机遇不仅为在津台商提供了更多的商机,也在提升岛内对天津的关注和认识。如
在津台商亲身经历了天津近年来的深刻变化,他们认为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在经济体量、增长速度和城市建设方面,也表现在一个正在开发和跨越的城市内涵的蝉变,如生活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加、文化事业的发展、开放环境的改变等,这些变化有利于在津台资企业的永续发展,也在改善着台商和台属的生活环境。
2、对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评价
调研从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和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等四个方面了解台商对天津经营环境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 台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积极评价,整体评价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高达71.1%,如对计算机网络建设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60.6%;对水电和能源燃料供应情形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60.5%;对仓储物流处理能力比较满意的占52.6%;对未来总体发展及建设规划比较满意的占71.1%。
对城市建设的国际化程度、饮食居住、教育机构、医疗卫生、休闲娱乐设施等条件比较满意的分别占调研对象的41.7%、43.2%、37.8%、24.3%和15.8%。对法律法规和公共服务状况认可度较高,表示认可和比较认可的高达97.3%。
在经济环境完善程度评价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4.5%,不太满意的占2.8%。在生产经营环境评价中,比较满意的占37.8%,表示一般的占56.8%。
从具体指标看,调研对象对天津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改善给予积极评价。如问卷显示,市场潜力认可程度高达86.4%,对和谐的劳资关系和产业供应链的完整性的认可度高达86.9%和86.5%,对科技研发水平满意度为64.9%,认为原材料获取容易程度的占79%,认为企业专业人才甄补容易的占71%。
台商对天津生活环境的评价包括公共服务和宜居环境两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台资及台属对公共服务比较满意的占37.8%,认为一般的占54.1%。认为宜居环境非常舒适和比较舒适的占42.1%,认为一般的占50%,表示不太舒适的占7.9%。
二、台商和台属反映的新问题和新诉求
问卷汇总和深度访谈显示,台商在津永续发展遇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台商为此也提出一些新的诉求。
1、商务成本提高与赢利空间缩小、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原材物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用工成本的提高已成为阻碍台企在津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调研表明,近年来天津的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员工工资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台商在天津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存在,企业赢利空间呈缩小趋势,企业竞争力在削弱。台企对经营环境评价主要依据是其盈利水平,对企业盈利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排序的调查结果显示:40.5%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变化是影响其盈利的最主要因素;25%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其次原因;45.2%的企业认为,员工工资薪酬变化是影响企业盈利的第三大因素。
问卷显示,政策法规落实不利和人力资源困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分别占总体样本的20.6%和17.6%。22.6%的企业认为在市场开拓方面的障碍较大,14.7%的企业把税费负担过重和企业用地问题视为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台商普遍反映,员工居住和生活条件已成为招募与慰留员工难和高级员工流失率高的一个成因。企业为员工提供群居的蓝领公寓已很难满足年轻员工的发展需求,房价上涨过快使一般员工自购房期待破灭,开发区内轻轨与各厂区之间的交通接驳不方便。台商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有效抑制房价和地价的过快上涨。同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建设蓝领工人宜居场所,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创造条件吸引和稳定基层劳动力大军,增加技术型人才储备。
在滨海新区的台商建议,全方位考虑天津的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建设,把从高等学府到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在津发展的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要在公租房、廉租房等民生建设项目中考虑制造业对基础劳动人才的庞大需求,以政府的力量构建基础劳动者的宜居家园,帮助企业招揽和慰留员工;在高科技人才的延揽方面,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于升级转型企业需要的特殊人才给予政策优惠,让高端人才真正发挥助力企业发展的功效。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调研显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公平执法已经成为众多台商尤其是创新能力较强台企的强烈呼声。台资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对其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意识很强。在制造业和制造产品转型升级过程中,台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其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加大,加强对原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鼓励台企发挥技术优势,更多地进行创新活动。
调查显示,超过10%的台商对天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解决纠纷管道的完善程度”表示不满意。例如,从事IT软件研发的台商至今不愿从事面向大陆市场的研发创新,因为,猖獗的盗版行为使研发投入的成本很难收回。面向北美市场从事生活用品制造的台商深受知识产权剽窃问题的困扰,不良竞争者剽窃他们的设计、然后以低价格抢夺海外市场,而受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制约,台商在知识产权维护方面举步维艰,只能选择停止设计新产品的消极对抗措施。
公平执法是台商的又一普遍诉求。他们希望,各种类型的企业在接受税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中能够获得平等对待,让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保护守法者、严惩违法者的作用。有的台商反映,相关政府部门在社会检查对象选取方面有失公允,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税务检查为例,每次执法检查,台商往往会成为检查的重点目标,造成相对规范的企业反而受到苛责,而众多的完全无视相关规章要求的同业者却可以逍遥法外。
曾在上海、昆山、东莞、苏州工作过的台商反映,政府部门对同一项国家政策的解读在不同部门常常差异很大,某些部门的官员偏于保守。希望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能更加细化完善,减少执法者个人掌控的空间,增强司法判决的透明度和执法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