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作为我国科技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跨学科盛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昨日在津圆满落幕。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期间,包括7位美、德、意等国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促会、英国皇家学会等7个国家的科技团体代表、近百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约有5000余名中外科技领域专家、学者汇聚津门。在津举办学术交流分论坛22个、专题论坛10个、专项活动14项、科普活动3项。在这场科技盛会上,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既肯定了天津科技的历史功绩和今日成果,也为天津发展指出问题、建言献策,真正体现了中国科协年会“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开幕式发言中说:“天津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提到天津不能不想到电报学堂、北洋西学学堂等新式专门学堂,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等声望卓著高等学府。最早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从这里走向全国,不能不想到侯德榜先生,是他奠基了近代中国的化学工业;不能不想到张相文先生,是他在天津创办中国地学会。不能不想到在天津产生的第一块国产手表、第一辆国产无轨电车、第一台国产电视机以及许许多多天津曾经做出过的贡献。我们应该铭记天津、感谢天津。”
天津毗邻中国的科技中心北京,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天津应该成为北京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耶鲁大学教授、华裔科学家马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著名的美国“硅谷”包括几个城市,大家同心协力发展科技。京津最好应该整合起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成为中国科技实力的引领之地。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教授谈到,科技部1998年以来开展的对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的结果表明,天津的综合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始终保持在第三名的位置。到2010年底,天津已拥有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中心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天津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自主创新高地的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启动和优势产业的高端化,率先转型和发展为创新型城市。
规划专家建议
区域生态城中能见森林盐池农田
香港发展到目前的程度仍能确保城市人口20分钟内即可到达“自然的绿地”,这和它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系,但也可见其规划和保护方面的力度。出席本届中国年会的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樊杰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达了对本市规划的建议:天津可以采用森林、草皮、盐池、农田等形式,设置城市中的绿色隔离带,一方面限制城市的无节制膨胀,一方面形成区域性的生态环境。樊杰还特别强调,规划应该着眼50年后,希望到那时,天津依然是一座宜居生态的美好城市。
(新报记者金学思、任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