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晓玥 )刘刚教授新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价值网络的视角》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项成果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刘刚教授主持的学术团队近年来一直追踪研究的成果之一。
面对国际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三个方面: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作者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五点假设: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端于新的重大科技创新;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是系统创新,将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发展过程,是否能掌握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是新的价值网络构建过程,需要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其集群所构建的创新网络。5、产能的阶段性相对过剩和科技金融泡沫将伴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变阶段。
本书中,作者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的本质——是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为目的的系统创新,是新的价值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应用价值网络的分析方法,作者以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生物医药产业为范例,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主要瓶颈,以探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