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李娟)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河北工业大学讲师马林靖博士新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来自新市民的声音——天津宅基地换房农民的就业与生活考察》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马林靖博士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该书首先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文献及实地调研数据,在对国内外经典就业理论发展评述的基础上,客观回顾了中国的城市化历程所伴随的农民增收之路,并对31个省份和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建国以来六十年的城市化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数都有了大幅提升,也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却相去甚远,全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反而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扩大。家庭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未能揭示出城市化对农民增收的显著作用。31个省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横截面数据则有效将各地区的差异性展现出来,明确地显示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民收入来源也由家庭经营性为主转为工资性收入占主导作用,转移性收入的贡献也明显增加,揭示了快速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显著作用。
作者通过时间序列模型、DID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分析了天津城市化对农民增收的效果,并就农民就业转型问题以及高城市化率地区可能面临的城市化质量的隐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津农村城市化发展评价与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天津涉农区县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比较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各区县的农村城市化发展特征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没有明显的两极分化,发展态势比较均衡。
为了探索和破解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变革和农民的就业、收入、身份转变等问题,马林靖博士深入农村,先后到嘉兴、重庆、成都、河北及天津近郊调研和访谈了农户,该书中的大量数据都是来自她第一手的调查资料。
马林靖带研究生在农村作实地调查
作者以沿海发达地区的代表城市天津为例,选择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华明镇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和观察,从微观层次的农民角度入手,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的就业、增收和生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客观地考察。在研究方法上,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样本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同时通过案例展示了研究对象丰富生动变化,挖掘出这一深刻历史变迁的内涵。
马林靖博士对研究对象追踪研究作出的一些判断和分析发现是独到的,对于研究该问题的各界同仁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