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李峰主编的《区域与城市规划》出版

 

张贵、李峰主编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纵深发展,“规划”(planningprogram)一词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兴起了“规划热”。在这一潮流的背后,隐含着规划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早在“十一五”规划制定之初,新华社就撰文“计划”变“规划”虽然“一字之差”,却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由此可见,规划与计划之间的重大区别,规划更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和能动性。
在众多规划中,区域与城市规划独树一帜,它以一定空间范围为对象,进行总体设计与部署,实现该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其规划的核心任务是立足地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发展区域与城市经济,促进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早期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是在城市和工矿区的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后,区域与城市经济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逐渐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决策依据。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受到内外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规划就是要在研究影响区域系统发展变化的诸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区域未来变化的各种可能和多种多样的方案。而一个好的规划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一是要有好的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它将影响规划的目标方向和制定过程;二是要有好的制定规划方法和手段,它将直接决定规划的内容和质量;三是要有好的规划执行机构和执行能力,规划必须执行,否则就是图画,这是规划的使命和任务;四是要有好的反馈和监督机制,这是好的规划生命力所在,通过反馈机制不断更新规划,通过监督机制促进规划的执行。这四个要件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可见,区域与城市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和预测,而是对整个规划地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的战略决策。由此,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未发现的新问题或认识不足之处,从而要对原来规划进行调整或进行新的规划,这就出现了规划的“周而复始”。总之,一个好的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也需要一本好的规划教材来不断充实理论,提升规划编制能力,这就是本书编著的目的所在。
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来讲,迫切需要一本比较全面、科学,既实用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区域与城市规划类教程。
为此,张贵和李锋两位作者汇聚多年规划编制和设计心得以及教学经验,兼顾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创新,前后历时五年多时间撰写了该书。
该书介绍了国内外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发展与趋势,侧重介绍经验和归纳特点,并对我国内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实践做出合理评价,指出规划的发展趋势。
该书重点阐述区域与城市的基础理论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布局理论、结构优化理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等。结合规划案例解析相关理论是如何应用到规划实践中,或从规划本身如何寻找到理论影响,特别强调新理论的新应用。
该书分别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科技规划、社会规划、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做了专题描述。既侧重规划的战略性,又突出规划的地域性;既强调各种规划文本的特殊性,又重视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每一种规划都有专栏专题和案例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
该书的最大特色和创新点在于它的实用性,以专栏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科技规划和空间规划,以翔实的实例展现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探讨规划制定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以及应避免的问题,这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些介绍都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当然,为了增加对规划深层认识,笔者还设计了案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