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索新法规完善软环境,租赁与实业结合创造示范效应
除了完善融资租赁业“硬件环境”之外,天津在融资租赁物的物权登记和保护“软环境”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天津市政府正式发布实施《关于做好融资租赁登记和查询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审理融资租赁物权属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
2011年,国内融资租赁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天津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方面取得的突破。天津在发布了《关于促进租赁业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特别就融资租赁登记出台了《关于做好融资租赁登记和查询工作的通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审理融资租赁物权属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从地方法规层面为融资租赁交易提供了法律保护,这样的“天津实践”将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并推动中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
截至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已完成52架飞机租赁业务,飞机租赁资产达30亿美元。近日,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航空租赁企业--长江租赁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平台成功完成2架E190飞机的保税租赁业务。在天津海关、天津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2架飞机很快完成了所有进境和进口报关、付汇手续。此项目是长江租赁首次运用东疆保税租赁模式完成飞机引进,是长江租赁在东疆保税港区部署国内飞机租赁业务的第一步。
另外,部门的职能创新也为东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记者从天津海关了解到,为了支持东疆保税港区飞机竹林进口业务的试点工作,天津海关专门研究制订了“空中申报、落地放行”,“纸质单据审核前置、监管难点后移”等措施,基本实现“当天申报、当天放行”,最大限度降低了航空公司的通关成本,确保飞机及时投使用。张爱国表示,没有天津海关的支持,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突破,海关服务有力地带动东疆保税港区的航空租赁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
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小勇认为,在拓宽融资租赁公司自身融资渠道、助力租赁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天津滨海新区成绩显著。新区进行的金融资产交易,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直接融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租赁资产和租赁债权的金融产品也更加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注册在滨海新区的渤海租赁成功上市,成为了A股市场中首家租赁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为自身发展筹得资金。而在国家给予的飞机租赁政策优势下,东疆保税港区也加快了创新发展步伐,吸引了国内外单机租赁企业的集聚。
三、推动租赁租赁产业延伸,向深度广度创新发展
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兴业租赁、长江租赁等融资租赁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业务发展迅猛,这也推动了天津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转型升级。融资租赁产业不仅进行着自身的业务拓展,也把银行、信托的资金以及私募基金有机地整合到航空产业链上。天津滨海新区由此打造了一个非常完备的航空金融服务体系,这将是未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飞速提升的重要引擎。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融资租赁业延伸到战略新兴产业、旅游业、零售业等其他产业,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带动全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表示,天津融资租赁业不仅在航空、船舶、地铁、机械装备等行业显现出作用,也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出独特功能。一些中小企业要购买装备,从银行拿不到贷款,通过租赁公司“租来了”所需装备;一些企业用“售后回租”方式,将自有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取得了所需的流动资金。在天津,融资租赁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余额已经占到全市银行贷款余额的14%以上,第二资金供应渠道正在形成。
他认为,当前,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普遍较低,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需要有力的扶持政策,使其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争取尽早形成一个新的资金供应渠道,为经济实体提供一个新的资金来源,为国家货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冲击形成一个缓冲机制,这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之举。
杨海田表示,2012年天津融资租赁业将不再只追求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重点在国际融资租赁上下工夫,争取将天津打造成为世界融资租赁业的聚集地之一。今年天津将要筹备中国国际租赁业博览会和中国租赁年会,还要筹建天津融资租赁资产交易所。同时,还将继续推动如高档奢侈品融资租赁业务、农村农机和水利设施租赁,公租房融资租赁等创新型业务开展。通过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将天津融资租赁业打造成产品销售渠道、第二融资渠道和社会消费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