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融资租赁产业“东疆模式”打造金融创新亮点(上)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天津滨海新区的东疆保税港区在国内率先开展融资租赁业“先行先试”发展,融资租赁业领域的金融创新效果显著。天津市2011年全年融资租赁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业务规模占全国的1/4,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东疆模式”。

  在天津滨海新区,租赁租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有效结合,打造了完备的航空金融服务体系,航空航天产业的转型升级。专家认为,随着融资租赁业延伸到战略新兴产业、旅游、零售等其他产业,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将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成为天津金融业创新的支柱产业,并有望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

  一、“东疆模式”打造引资高地,融资租赁业成天津新亮点

  天津市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实力日益增强。记者从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总部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达到60家,比年初的20家增加40家,约占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滨海新区拥有57家。

  同时,各总部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约365亿元,约占全国1032亿元的三分之一。从业务发展情况看,截至去年年底,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2300亿元,比年初1700亿元增加约600亿元,天津市业务总量约占全国的24.7%。行业实力和业务总量超过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115月,随着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东疆保税港区被赋予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方面广泛的先行先试权。

  在此背景下,天津融资租赁业在2011年也开始走向由量向质的转变。在国内率先开展融资租赁业“先行先试”。以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为例,飞机租赁增值税减按4%征收,统筹安排飞机引进指标等等,将会吸引国内外大型租赁公司落户、设立单机公司。同时,相关产业、金融、税收优惠等综合配套措施将会为融资租赁业创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出台后,东疆成了事实上的政策高地。中国现有的大的租赁公司,许多都选择了来东疆投资。截至目前,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已注册租赁类企业163家,其中单机公司109家,单船公司33家,小总部公司14家,特殊项目公司7家。

  业内人士介绍,作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融资租赁的产值不可小觑。国际上普遍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飞机、船舶等引进需求,中国国内民航飞机1700架中,1200架通过租赁融资。2009年东疆保税港区做成的第一单飞机租赁,也是全国金融租赁公司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第一单业务中,两架货机融资租赁业务价值达3.2亿美元。

  按照发展定位,东疆保税港区用51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各类航运要素聚集、服务辐射效应显著、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介绍,东疆保税港区改革目标是吸引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产业汇聚东疆,树立飞机、船舶融资租赁的东疆品牌,进一步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通行做法对接。

  南开大学滨海新区发展研究院周立群教授认为,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比例还不到40%。作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战略性产业,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将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东疆保税港区,也将成为天津市高端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创新的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