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对滨海新区环境和生态的关注显示了这一地区发展的未来
2012-3-31 17:55:34
周立群表示,国际媒体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发展的未来。我们也注意到,在滨海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其内涵已经极大地丰富, 不在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生态、环境、宜居这些问题都在规划里得到了体现或部分体现。
|
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31日电:近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接受人民网天津视窗专访,通过访谈,以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对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发展进行专家解读。
周立群在访谈中谈到,海内外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天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介绍,日本的著名研究所——“野村综合研究所”,发表过一本书,叫《中国第三波》,“日方还专门邀请我,就‘中国第三波’的发展,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做讲座。期间,日本学者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在国内都还没有引起注意,他们提的问题,尤其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 周立群提到,《东亚日报》也出过一本书,追踪和关注京津冀地区以及滨海新区的发展。其中写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标题叫做《速度创造价值》。
周立群表示,国际媒体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发展的未来。我们也注意到,在滨海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其内涵已经极大地丰富,不在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生态、环境、宜居这些问题都在规划里得到了体现或部分体现。
周立群同时指出,“要使这样这样一种理念、一种发展观,以及政府某些发展思路,变成一个实际行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今天讲低碳、讲循环经济,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夙愿,也不是一个愿景,更不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要把它转化为我们民众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纲领。”
“可是要转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纲领、转化成今天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实践,光靠政府远远不够。我们组建天津滨海低碳循环发展战略联盟(低碳联盟),实际上就是要把政府、产业、民间组织、科技院所、企业以及每一个民众链接起来,‘联盟’的含义也恰恰在于此,能量也恰恰在于此。让它形成一个社会的新型群体、新型联盟,新型的平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低碳联盟在发起和组建的初期,我们就联合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等,还有一些评估机构、标准制定机构、监测机构。还联合了与低碳相关的产权交易平台,能源技术供给、产品供给等企业,形成了一个跨学科、跨界的组织,今后还要跨地域的大联盟。构建这个联盟的宗旨是通过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和愿景能够转化为社会的一场行动、一次大的实践。”周立群介绍。
周立群表示没想到“低碳联盟”倡议刚刚发起,就有很多单位、机构、企业踊跃参加。这个项目前期开过很多次研究会和论证会,大家这在方面的愿望和诉求都十分强烈。发起成立的初期,主要集中在大学的经济学科和环境学科。随着后来的发展,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等都纷纷参与进来。
因此,从“低碳联盟”一起步就在较高平台上形成很多共识。“通过联盟把社会的各界联系在一起形成良性的互动,优势互补。这对我个人来说,收获也非常大。它开阔了我的视野、延伸了我的研究领域,使学者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更长远、更深刻、也更持久。”周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