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1.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速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年总产值近70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7%。目前已授牌的创意产业园区有20家,到“十二五”末将达到50家。在载体建设方面,中新生态城、意库等产业园区已经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政府推出的“小巨人”计划等支持政策正在对人才聚集、产业落户、行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动漫和影视制作领域,天津已形成自己的亮点,涌现出了神界、福丰达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本土公司。
2.天津动漫产业已经形成聚集优势
随着政府动漫产业政策的出台和滨海新区动漫产业平台的建立,天津已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动漫人才,初步形成聚集优势。现已拥有了若干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动漫公司和漫画工作室,如天津荣光软件、金钥匙动画、神界漫画工作室、唐图科技、猛码科技有限公司、百竹映画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动漫游戏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产品覆盖了内地、港澳台、日韩以及欧美等地区。除了动漫企业外,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等院校都开设了动画、游戏、媒体技术等动漫相关专业,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3.城市排名靠前,但投入产出比不高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驱动力指数等对各省市的得分排名(见表5)。
表5 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1)前十城市
排名 |
综合指数 |
生产力指数 |
影响力指数 |
驱动力指数 |
||||
1 |
北京 |
79.0 |
北京 |
83.3 |
上海 |
83.3 |
天津 |
78.1 |
2 |
广东 |
76.7 |
广东 |
79.8 |
北京 |
83.2 |
山西 |
76.3 |
3 |
上海 |
76.5 |
上海 |
77.4 |
浙江 |
82.4 |
江西 |
76.2 |
4 |
浙江 |
76.1 |
浙江 |
76.8 |
江苏 |
81.3 |
吉林 |
75.5 |
5 |
江苏 |
76.1 |
辽宁 |
76.6 |
广东 |
80.8 |
福建 |
74.4 |
6 |
山东 |
75.7 |
山东 |
76.2 |
湖南 |
77.6 |
山东 |
74.0 |
7 |
天津 |
75.5 |
江苏 |
76.1 |
山东 |
76.9 |
广西 |
73.9 |
8 |
四川 |
73.8 |
天津 |
74.8 |
陕西 |
76.3 |
重庆 |
73.8 |
9 |
辽宁 |
73.4 |
内蒙古 |
73.7 |
安徽 |
75.9 |
内蒙古 |
73.6 |
10 |
福建 |
73.3 |
四川 |
73.1 |
四川 |
75.4 |
四川 |
72.9 |
天津之所以能排到前十名之内,主要是驱动力指数高,即投入方面较多。这说明天津主要是以增加投入来推动产业发展。这也是产业效益不高和影响力指数较低的主要成因。
4.产业重点不明晰,品牌效应不足
天津的文创产业离高端乃至顶级的产业地位还有距离,尤其是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主要不足在于:首先,缺乏文创产业研究的领军人物;其次,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第三,没能形成“城市名片”。文创产业发达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如北京的798园区、杭州的国际动漫节等。天津虽有“中新生态城”、“意库”等文创产业园,但由于缺乏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有影响力的公司支撑,在全国范围内还不足以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
5.产业创意不足,发展贡献不够明显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天津的文创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文化创意的内容仍集中在一般服务行业、广告和传统加工业层面上,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比重较少。以2011年12月份举行的滨海国际创意设计展交会为例,虽然参展商数量不少,但由于创意不足,在市场反应、入场人次、媒体报道篇幅和群众认知度等方面都显得较为平淡,未形成显著的社会影响。从总体看,创意产业在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及对经济的影响力等方面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见表6)。
表6 2010年津、京、沪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影响
城 市 占GDP比重 产业增加值(亿元) 就业人员(万人) 北 京 12.3 1692.2 96.00 上 海 7.7 1148.98 93.35 天 津 4.5 340.00 32.07
三、打造天津文创产业的“城市名片”
1.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和品牌战略集聚产业优势
目前,天津已聚集了一批很在发展潜质动漫公司和漫画工作室,如神界漫画,猛码科技、百竹映画等。中国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与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示范园合作,将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应用于动漫领域,搭建出了包括渲染中心、特效影棚、混音室、动作捕捉系统等在内的高速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天津应充分利用产业聚集和技术平台的优势,积极发展动漫产业,通过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有影响力的公司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和品牌战略等,推动现有“动漫园区”向未来的“动漫强区”、“动漫强市”转变。
2.扶持原创,推动天津草根原创文化的大发展
为了支持已经形成聚集优势的动漫产业发展,有关部门应出台针对本土漫画企业和作品的扶持和奖励政策,推动天津草根原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营造城市文化创意的浓厚氛围。应依托天津丰富的高校资源,吸引青年草根艺术家聚集,并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应充分依托天大、南开、工大、师大等高校创意设计及美术动漫类专业资源,将其作为文创产业发展的人才库和孵化器,加快其产学研用的机制建设,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3.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大宣介,重塑形象
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享誉全球,也是我国有名的京剧之乡、曲艺之乡。天津应抓住城市历史悠久和文化多元的特征,推动剧院、音乐厅、演出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交易、展示、旅游等产业。通过构建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文化创意事件和人物的包装宣传,扭转天津在全国城市中“重工业、轻文化”的形象。还要通过文创产业的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城市名片,例如,利用中新城态城国家级动漫基地平台,打造具有天津特点的产业园区品牌;以滨海国际设计展销会为平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设计会展;搭建两岸文创合作平台,推进文创产业在滨海新区的新一轮聚集;把企业孵化能力与原创漫画制造集聚区结合起来,打造原创漫画孵化基地、创意基地和制造基地。
4.创立品牌, 打造标志性园区的事与势
遴选比较成熟的园区进行包装,打造天津文创产业的标志性园区。如利用中心生态城国家级动漫基地及与迪斯尼和梦工厂合作的契机,以及人物动作捕捉系统和3D、4D立体影视制作能力,打造国内最大的3D影视制作基地。将与生态城相比邻的北塘经济区作为世界“奥林匹克电影节”的展演基地,强力宣传和推介,全力打造“东方皮克斯”和“环球电影城”。针对一些文创园区缺乏“人气”和“氛围”等软体元素的问题,将“造城、造房”与“造事、造势”结合起来,所谓“事”指的是各种文创活动,如电影首映、大型演艺等文创活动,让青年人在这类活动中交流交往,以至于流连忘返;所谓“势”就是环境、氛围。文创产业的氛围既要有“疯”如街舞,摇滚,流浪艺人等,还要“容”,即容纳各类创意、容许各类风格和形式。
(谢思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教授
刘奇勇、耿鹏: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