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8
5月17日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天津至宁夏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今后,宁夏出口企业将享受陆路口岸与海运对接后的“一站式”服务,中途无须中转,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据了解,去年(2011年)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并首批推出6个示范线路。 |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18日电:昨日(17日)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天津至宁夏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今后,宁夏出口企业将享受陆路口岸与海运对接后的“一站式”服务,中途无须中转,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
据了解,去年(2011年)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并首批推出6个示范线路,天津至华北、西北地区列入其中,而天津港-惠农陆路口岸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其示范内容主要包括形成铁水联运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加大铁路运力保障力度、实现铁水联运信息共享、培育和发展铁水联运市场主体、争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实现操作流程和相关技术标准化7个方面。今后宁夏及周边省区的货物在惠农陆路口岸履行完通关手续后,可直接经铁路(公路)运抵天津港,实现铁路(公路)、水路无缝换乘。此举不仅保证了进出港物资的快捷与安全,也减少了仓储、卸载和转场费等其他费用,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秉廉表示,铁水联运因其巨大的运能、较低的运输成本、较少的污染排放等独特优势,也是目前我国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宁夏是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线的重要节点,通过铁水联运方式与其进行进一步战略性的合作,将有效地带动腹地货源,进而促进天津港口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
据天津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夏惠农无水港地区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营销策略,天津港惠农无水港操作量连年递增,不仅从内陆腹地源头上为天津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集装箱货源,而且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贸发展。该示范项目实施后,天津至西北地区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量将有明显增加,预计到2015年铁水联运箱量可实现50万标准箱以上,年增幅超过10%。到2020年,天津港集装箱通过铁路集疏运量将超过100万标准箱,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天津至内陆地区的综合运输结构。
(记者 赵贤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