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城区已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的迹象。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现代服务业和新型都市工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城区,产业转型和城区定位转型成为北部城区跨越式发展亟待突破的难题。
同时,长期以来对政府投资的高依赖性且收入水平较低的北部城区,在经济发展的消费和出口动力方面严重不足。工业东移本使投资萎缩,但消费与出口的弱势又没有得到显著改观,这对于北部城区跨越式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三、加快天津北部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借力京—津—滨环绕的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北部城区要充分利用“北京—滨海新区—其他中心城区”环绕的区位优势,发挥京津一体化发展和天津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交叉联结区域,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方面,以京津城际高铁、京津塘高速公路、103国道为依托,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及其生产力布局从单一功能聚集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为契机,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并与北京城市南部的加快发展形成呼应。
另一方面,产业链环节布局调整使生产环节向滨海新区转移,应争取研发设计、企业运营与产品营销等环节在本区留存和集聚。同时,按照功能与产业定位,与其他中心城区开展要素交流和产业协作,形成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北部城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十二五”时期,随着“创意河北”和“商贸红桥”功能与产业的明确定位以及楼宇经济的大发展和科技小巨人的快速成长,北部城区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有望大大缓解,但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仍然是重要的隐患。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商贸产业、创意产业、楼宇经济和科技小巨人对基础设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市政配套体系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而北部城区的基础设施大多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老化,年久失修,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建议,全面启动老城区路网改造,增加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消除“断头路”、“瓶颈路”,最大限度提高老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快速推进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尽快实施新开河、子牙河等河流沿岸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景观效果;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系统,调整和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及整治工作,加快生活垃圾转运工程,为北部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有针对性的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创造良好城区社会环境
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有着更高的需求。对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是“智力强于体力”的高层次人才;对作为市场目标的人,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是“支付能力与好奇心并存”的中高端消费者,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与中高端消费者的吸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相托和支撑。北部城区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足、居民生活水平较低、质量较差,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中高端消费者的吸引。
为此需要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包括加强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增加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资源供给、加快民政机构建设和文保、文物腾退,切实提高北部城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为北部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4、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健全支持北部城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北部城区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下的市场化融资方式,为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根据公共事业项目公益性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对公益性较强的项目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国有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对有一定市场化程度项目的资金需求,可以考虑引进有行业发展经验、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应放宽政府垄断性行业准入,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盈利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特许经营、公私合营(PPP模式)、建设移交(BT 模式)等方式,并研究适当调高企业参与旧城危改项目的一级开发收益标准,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旧城改造。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北部城区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应早出台加快北部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为北部城区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是实行重大项目优先配置机制,对符合北部城区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的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要优先考虑在北部城区布局,并在项目前期储备、审批、实施等环节主动向北部城区倾斜。二是不断完善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深化滨海新区与北部城区的合作发展机制、其他中心城区与北部城区的产业对口合作机制、人口疏解和安置房源的对口支援机制。三是研究探索北部城区各都市产业园和相关区县的税收分享机制,滨海新区和其他中心城区对北部城区的公共服务帮扶机制。四是建立北部城区建设发展推介机制,发挥市区两级宣传推介的积极作用,不定期举办北部城区发展建设推介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介绍、宣传北部城区,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
四、把张兴庄都市产业园建设为北部城区发展的重要抓手
1、张兴庄都市产业园拥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张兴庄是天津市《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重点都市工业园之一。张兴庄园区位于河北区东北部,拥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工业基础扎实、名企巨头汇聚、文化底蕴厚重、科教资源密集,土地规模较大、用地矛盾较小,河流纵横、环境优美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创意河北”定位的确定和“中山路—北宁公园—新开河”区域品牌的提升,张兴庄都市产业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2、产业园的产业选择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
张兴庄都市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定位明确、科学。其重点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以生产性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辅助和配套的产业体系,以中高端楼宇为依托的楼宇经济,以跨国新兴企业中国总部、国内知名企业区域总部和天津中小型企业全国总部为主体的总部经济。未来,张兴庄园区将以孵化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为主要发展载体,努力建设成为总部企业集中、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方式集约、城市功能集成的,政府引导型特色产业总部的经济综合体。
3、都市产业园拥有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顶天立地、继往开来、旁征博引、奇思妙想、迎头而上、天地人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张兴庄都市产业园以建设“国际创意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新型都市产业园示范区”为战略目标,并力图通过“一二四九群”工程的实施,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建设以创意产业为特色的总部经济综合体。具体说,“一”为把握一个中心——自主创新,“二”为建设两大高地——楼宇经济高地和总部经济高地,“四”为扶持四大产业——设计服务、咨询策划、电子商务和教育科研产业,“九”为打造九大载体——北宁国际高铁设计园、北宁京津滨合作产业园、北宁城市综合体设计园、北宁奢侈品设计园、北宁科技小巨人孵化加速器、北宁电子商务中心、北宁创意人才培训中心、北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北宁创意产业联盟,“群”为培育科技小巨人集群,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马红瀚、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