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商界》
任何在特定时间发生的事件,都会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人才强区战略也不例外。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后,它带来的巨大冲击告诉我们,依靠粗放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已经难以为继,只有通过产业的升级才能改变。“自金融危机后,全球的竞争也包括全国各大城市的竞争都发生了很重要的转变,这个转变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由快和大向高和新转变。”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天津开发区的发展也需要抓住先机、转变时期,看准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确立、奠定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的改造、调整、升级和替代。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离不开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产业升级改造的成败。
让技能人才成为助力产业升级的生力军
由于天津开发区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一流的生产型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而现在的外来建设者大部分都是80、90后的新一代外来建设者,他们构成天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
为破解招工难、留人难、管理难的用工荒难题,使区域内外来建设者安心工作、自我提升。所以天津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南开大学共同推出“开发区优秀外来建设者圆梦计划”,旨在帮助外来建设者群体中有理想、有追求的骨干力量圆大学梦。“优秀外来建设者圆梦计划”采取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支持的运作方式,探索联合培养外来务工人员的新模式。
“圆梦计划”的课程设置由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负责,将为外来建设者提供专科和专升本2个层次的非全日制远程学历教育。共有25个专业,其中专科阶段设立10个专业,专升本则设立15个专业。金华科长对记者说:“这些专业都是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经常用到的,比如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周立群教授谈到圆梦计划的实施意义时说:“南开大学作为坐落在天津的学校,要支持天津开发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圆梦计划是极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天津开发区的先行先试,在全国都能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
如果说领军型科技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那技能人才就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外来建设者作为天津开发区的建设基石,从长远来看,他们是支撑着增长极的建设者,因此他们也是天津开发区的定居者,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是新一代的新区居民,这就是和谐社会的共建共享。天津开发区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平台。
完善培养体系 建设人才“蓄水池”
在十年前天津开发区就和南开大学建立了泰达学院,这也算是最早的合作,多年来南开大学和天津开发区一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此次双方进一步确立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南开大学和天津开发区这次的合作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源开发,“天津开发区形成的人才强区战略,这个战略不能局限在理论规划上,大学对人才战略的落实能给予技术支持。紧密的跟踪和对接天津开发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大需求,是南开大学与天津开发区合作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