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山东讯(记者张清俐) 由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山东省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与会高校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就如何创新高校经济学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等问题展开经验交流与探讨。
“经济学作为一门贴近社会现实,关心人类当下经济活动的科学,它的理论并不高深。”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孟祥仲表示,人们生活的不断更新为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供日新月异的研究素材,也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提出要求,这是经济学学科无限生命力的源泉。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长英表示,对于某个经济现象,一位优秀经济学研究者应该能将其背后的发生原理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让普通民众能理解。同时,具体研究工作中涉及的数学假设与证明将使最终理论更严谨。李长英认为,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以他所领导的几项市场创新、企业技术转让研究项目为例,李长英强调经济学理论的思想创新需要研究者不要囿于已有理论,尝试从它的对立面进行思考,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当条件发生了变化,传统理论也就需要修正。
谈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创新,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马中东指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学本科教学中的特色课程,以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经济学理论为要旨,应重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成果的互补。在教学方式上面临着从传统教授方式向现代互动的信息化的方式的转变。
南开大学经济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秦海英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实验方法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实验的作用是验证已有的理论或发现新的规律,当一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门理论无法有效说明实际存在的事实时,实验方法的引入就成为必然。秦海英以“最后通谍博弈”的启示以及卡内曼和特沃斯基共同提出的“展望理论”为例说明了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实验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