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总部经济在税收贡献、产业带动、社会资本甚至城市美誉度上的重要贡献,国内各个省市都对总部经济这块“大肥肉”垂涎欲滴,纷纷出台种种政策来吸引总部经济落户于自己行政区域范围内,但是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吸引总部落户和发展,更多取决于该地区能否为企业提供总部发展的必备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质量,包括硬件因素、软件因素和制度性因素。
1、硬件因素
通常来说,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硬件因素主要包括:发达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等。
企业总部必须保持与生产基地和市场的良好联系,因此,要求企业总部所在地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以及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首先,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企业会同时考虑城市的内部交通运输条件和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城市内部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内通勤时间过长,提高工人上班的时间成本,因此,城市内部的交通成本也会成为企业总部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城市便捷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和市场的物质资源联系,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如三个全球性城市,即纽约、香港、新加坡集中了数量极多的大跨国公司的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由于企业总部的工作性质,总部的员工往往对生活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为严格,发展总部经济,城市需要具备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娱乐设施、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2、软件因素
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软件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各种社会配套和生活配套、有益于交流的各种平台。
第一,人力资本。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的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该城市创业发展,是该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国际化人才和开放式的知识创新氛围。总部经济也是智能经济,丰富的人力资本,是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最为关键的要素。
第二,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不同于生产制造部门以自然资源和能源作为主要投入,企业总部发展需要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作为主要投入。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比如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各种生活配套和服务配套。城市不仅需要具备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娱乐设施、图书馆等硬件的设施,更需要教育、医疗、娱乐、文化等高质量的服务提供。相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高素质的人群对于除工资、交通之外的各种社会配套设施的便利于更加看重。
第四,各种有利于专业人员交流的各种平台,能够为各种行业的同行人员创造一个自由交流和分享想法的平台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的机制(有些时候甚至是一个小的咖啡馆)对于中新生态城总部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新想法或思路都是在这样的气氛和环境中产生的,中新生态城应该利用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建立和创造多种多样的交流平台和机制,借以打造凝聚专业人员的氛围。
3、制度因素
除了以上提及的硬件和软件因素外,一个地区的政府效率、交易成本、文化氛围等制度因素也会对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些时候甚至在决定性作用,因此制度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上述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发挥的水平和质量。
第一,发展总部经济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制度,以及高效的政府效率。城市决策层要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使城市的综合营运成本最佳,并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市场秩序、通关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明程度等等也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租金优惠,以及针对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方面。政府除了在税收、租金等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企业外,在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制度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发展总部经济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城市成为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熔炉。宽容的多元文化、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备条件。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提供企业之间、人才之间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增加隐性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