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满:“平民地产”向我们走来(下)

 

“平民地产”国外状况
个人合作建房目前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有数据显示,现在全世界有超过7万个住宅合作社,拥有会员数千万。在欧美,住宅合作社所提供的住房已占到相当高的比例。早在1844年,英国人就首创了住房合作社机制。而在美国,有超过1500万个家庭生活在由住宅协会拥有和管理的房屋中。在德国,住宅合作社建造的房子已经占到全国新建住宅总数的三分之一。政府鼓励合作建房,对合作社建房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帮助,如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给予借款保证,提供合理价格的土地,减少税收,对所得税、财产税、土地转移税和交易税等均以较低税率向合作社征收,合作社建造的住宅占住宅总数的30.9%,因此,从1977年至今这35年里,德国房价平均之所以每年仅上涨了1%,可以说合作建房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也有《日本勤劳者住宅协会法》,调整合作建房中各方责任与利益关系。可见,“平民地产”这种开发模式在国外的房地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圆梦“新道”
近年来,由于各地商品房价格的节节攀升,大中城市房价已经远远高出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虽然国家加大对保障房的开发建设力度,但类似对“平民地产”式的探索也从未间断。若干年前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大城市就相继出现了普通百姓个人委托建房的意向。所谓个人合作建房,其实就是买房人自己集资拿地,自己找开发商盖楼,从而省掉中间成本,拿到便宜的住房。
委托代建小区在许昌的成功,究其原因,政府的积极介入是关键,在目前土地供给“招拍挂”的不利形势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就有了一半的胜算。其次,合作建房者的诉求和委托承建组织或者个人要互相信任,始终达成意见一致,供需双方能够很好地沟通,能够将松散的有意向的建房人群的资金、意见有机地统一和管理起来,加上委托承建的公司具有较高的运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这些都为最终项目成本降低到最大值提供了保障。
由此可见,这种人们俗称的“平民地产”模式不失为为解决高房价问题提供一种可行性的现实选择,也可以说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种细分和补充。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有序规范发展,是房地产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同时也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间接地对稳定金融市场、降低金融风险也有一定好处。当然,未来“平民地产”模式的发展,还有待于在法律法规上得到相应的完善以及各地政策方面的相关扶持,使其能够在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中变得更加规范、专业、透明和合法,从而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实现中低收入人群的置业梦想。
稿源:今晚经济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