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承办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主持。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施祖麟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安虎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研究室主任陈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室主任金凤君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区域规划处处长赵崇生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张强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论坛。
论坛上,胡安俊博士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报告的结论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开始沿着优势集中、适度分散的路径发展,呈现出由过去三十年的非均衡向适度均衡发展的态势。报告首创地将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分为了“五大区域”,东部地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西北和西南地区扩大边境贸易,东北地区增强制造业支撑作用,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随后,与会专家对人民大学的报告成果进行了点评。清华大学施祖麟教授对报告的质量表示高度认可,他建议今后可以将投资效果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研究前沿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并且每期报告可以分专题来做。
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情况对报告的几个结论表示大致认同,但是也指出了报告中可以改进的问题,如区域发展尽管相对差距缩小,但是绝对差距并未缩小等问题。他认为,区域的产业均衡已经被打破,体现在经济增长由单极驱动向多极驱动、开发模式由单项开发向经济集聚为基础的经济区开发模式、政策由普惠性向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基础转变的态势。他建议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更多史料分析,注重数据背后的故事,同时应该转变对“区域一体化”的看法,更多地强调差别化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