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所高校和9家留学相关机构的调查
南开大学课题组
课题组对11所大学、9家留学中介机构和大使馆的调查显示:与10年前的留学情况相比,90后大学生留学呈现移民意愿弱化、转换专业比例高、语言和资金困难减少等新特点;同时,学生们普遍面临海外名校位置竞争加剧、留学中介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回国就业形势不明朗等诸多窘困。
本报告建议:1、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留学及签证申请,并敦促留学中介提供个性化服务;2、加强学生与海归们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做好留学及职业生涯规划;3、鼓励设置专门的留学贷款,使更多学生获得接受海外高等教育的机会;4、加强引导帮助,引导归国人员合理选择工作地点和职位。
为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留学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北京和天津地区对一些大学学生、留学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访谈。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民大学等京津地区的11所211、985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中发放了调查问卷,涵盖经济学、法学、电子、机械等41个专业,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2份。同时还调查和访谈了澳际、威久、金吉列、美加百利、嘉华世达、启德等6所留学中介机构,2所外国大使馆,1所人才服务中心。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留学目的、留学所遇困难、留学后职业规划等。
一、90后大学生留学的新特点
1、留学不移民、学术水平与自身能力提升成留学主要动机
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表示自己留学是为了提升学术水平、增强综合素质和拓宽国际视野。39.68%的被调查者被国外高水平教育所吸引,希望通过留学深造以便从事科研工作;47.14%的被调查者是为了提升自己就业的竞争力和软实力;而希望在海外长期就业或移民的学生只占9.33%(见图1)。
图1 90后大学生留学目的
这一情况与10年前形成鲜明对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留在国外继续深造、就业或移民的比例高达82.9%,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移民和海外就业已不再是大学生出国的主要目的。此外,90后大学生在留学专业选择上也更加明确,他们较多知晓何种领域更适于留学,何种专业更适于未来在国内发展,留学变得更加理性和有针对性。
2、近半学生留学转换专业,选择商科的人数占很大比重
海外研究生教育对本科学术背景有更大的包容性,留学为求学者提供了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问卷调查显示,在准备留学的大学生中有45.71%选择转专业,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在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认知与思考,进而希望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考虑清楚,希望通过留学,以转学符合自己志向和兴趣的专业。选择转专业的人中44.65%是准备从事与目前所在专业不同的工作,而33.68%的人出于个人爱好(见图2)。
图2 留学专业选择及转专业原因
此外,市场经济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大增,渴求掌握前沿经济管理理论和技能的高素质毕业生,使得商科成为了跨领域转专业选择的热门之一。在“留学转专业大军”中,多数学生将商科作为转专业以及人生发展的第一选择,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学生选择商科作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平台。这说明商科对于打算留学的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表现出,部分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将与商科背景的大学生共同争夺海外名校求学的机会。
3、留学费用、英语成绩不再是阻碍留学的最大障碍
根据2004年《21世纪》留学杂志社的调查显示,79%的受访者认为资金问题是制约大学生留学的首要因素,而在本调查中,费用作为困扰留学的因素比例下降到26.9%。随着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留学的费用。虽然逐年上涨的学费依然给大学生留学计划造成巨大压力,但费用问题已不是阻碍留学的最大困难。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海外高校通过提高语言成绩标准作为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门槛。调查显示,在211、985高校中仅有24.4%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语言成绩,学生们普遍有信心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自己的语言成绩,达到申请目标学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