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访谈录: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下)

 

来源:齐鲁网
〖主持人〗赵主任喜欢这个片子吗?
【赵启正】挺好。
【赵启正】孔子的优秀思想,我们今天要传承,并且要在新的时代来运用他,那当然我们后代有责任把他的思想更加发挥、更加发展。时代不同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差距,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背诵他的教导上,应该把他的教导和我们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应用在今天,那我们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我们的文化才能传承。
【赵启正】德国驻中国大使跟我说,现在中国说是发展中国家,我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你们比我们有钱,我们德国人算什么。我说你错了,你看我外面这套西服,其实我好西服就两套,一套叫奥运会,一套叫世博会,你看里头,你看这衬衫。
〖主持人〗你真给他看呀。
【赵启正】你看这衬衫,旧的,里面不行,工作场合我不好给你解开。这样看的话,中国这两套服装还有金钮扣呢,里头不行,所以你看我们全面。他们的说话我有点感悟,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所以就是前一段我也看到一些专家的观点,就是说别老以为中国有多么多么的有实力,其实可能有的外国人真的是误读了。
【赵启正】而美国人,中国的龙在字典上变成英文叫dragon,这个字典就是错的。dragon的英文字典说,这是一种怪物,是蛇皮狮子爪,能喷火,是恶魔,因此杀dragon的是英雄。中国的龙最早是龙子,皇帝有权威,后来呢,呼风唤雨保佑我们丰收的。龙船是我们欢庆节日的,龙灯是社区联欢的。完全是俩概念,所以呢,中国人一问,他的题目叫什么呢,叫红dragon,红的龙,红的dragon不是龙,画的是什么呢,带着翅膀的喷着火的,恶眼相望的。
〖主持人〗对,也许在他们眼里,那个火可能就是战火。
【赵启正】就是字典错了,你现在改还不好改。中国的龙就应该是Long,不是dragon。这我们表达有误,但是不好改。
〖主持人〗
【赵启正】表达要准确。
〖主持人〗使用词汇的时候。
【赵启正】日本曾经有一个会,叫做“十字路口的中国研讨会”,他说到2020年,中国可能是一个很富裕的,但是很霸道的国家,也可能2020是个富裕的,但是仍旧不成熟的国家,也可能2020年是又不富裕又混乱的国家,他说你们中国是哪个?这是对中国形象的不确定性。
我们就得表达,我们中国的发展是处于发展中国家,这好些人不承认了,日本人说了,你们超过我们去了。我们实质上从经济的质量上、结构上远远的不如你们,我们是10倍的人口,我们10个人的劳动是加班加点、流汗不睡觉,10个人不睡觉拼你们一个。你们比我们轻松的站在第二位,你们是市场问题,和八十年代末你们日元增值的问题。
〖主持人〗对。
【赵启正】他们心里其实是这么想的,并没有把中国的GDP第二,只是面子上是第二了,实质上他并不害怕。
【赵启正】我们加工芭比娃娃,一个赚七毛钱利润,0.7美元的利润,那不太可怜了?我们做那么多的电视机出口,台台给人家专利费。撒切尔夫人一个自荐叫治国方略,其中一章叫亚洲,最长的一节是中国。她说冷战结束了,最高兴的是中国和美国,因为他们没有了敌人,但是喜忧参半,刚才你说的话,不要忘了中国是共产党中国,我们必须在亚洲扶植日本,以遏制中国。但是也不要担心,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他们只输出电视机,不输出思想。
〖主持人〗这句话我也读到过,当时我非常震撼。
【赵启正】我们有思想,我们不是没思想,我们和谐思想,没有人能反对的,我们表达地不够,我们的表达方法,中国人这种,外国人不明白。
〖主持人〗对。
赵鹏先生您是做媒体很多年了,那我们知道新华社在大家的心中,也是在海外有着相当多的一些新闻传播机构的分社这样的一个单位。您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了解到中国人和外国人在打交道的时候很多的故事,所以想请您谈一下您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留有一些什么样的印象?
【赵  鹏】实事求是地讲,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对中国人的形象的评价,我看是喜忧参半,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误读了中国的形象。我个人有些体会。有的美国的朋友到中国来访问,说要到我家里来看一下,看完以后说,你这电视机,还这么大电视机呀,比我家的电视机还大。
〖主持人〗那是什么时候?
【赵  鹏】三年以前吧。我还要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无论是西方的普通的民众,还是他的精英阶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中国的形象,来自中国的信息来说,他是“信息孤岛”。你在那很少能看到中国的杂志,中国的报纸,中国人来报道中国的电视,包括中国的电影。这就是一个现状,这就形成了对中国形象的一种信息孤岛,
〖主持人〗好,再请下一位嘉宾,他是薛庆国先生,他有很多在国内工作,工作当中涉及到很多涉外方面的经验,所以也请您谈一下,您在接待到这些外宾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薛庆国】结合我工作当中的话,在几年前我们第一次接待来自韩国的一个四十多人的代表团,其中有二十多位是来自韩国的大学生,他们携带了大量的泡菜以及韩国料理的辅料。因为我们海关有规定,所以呢,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展示,我们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那么都被放行了。但是在我们山东期间的话,韩国学生发现了,他们在我们中国吃的泡菜比韩国的还要好吃。而且听说在韩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泡菜来自于我们中国的山东省,我想呢,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一种刻板印象。那么原因的话,无非是历史的背景、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我们媒体宣传的有些不到位。
【赵启正】我们的表达一变成外文呢,就往往会出毛病,容易韬光养晦。
〖主持人〗韬光养晦。
【赵启正】韬光养晦呢,在中国人自己就有误会,误会为吴越的故事,卧薪尝胆,这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还了得。翻译成外文呢,标准翻译,是保持低调。那么很多人就自己翻译,包括外国人、中国人,就是把爪子藏起来,等待时机。那么谁不害怕。
〖主持人〗早晚我给跟你算帐。
韬光养晦这个词是清朝一个老学究给朋友的信,说年纪大了,不再市面上走动了,在家里读书了,韬光养晦。是一种品质,韬光养晦是一种品质,不是一个阴谋,把韬光养晦作为一个阴谋,那当然都要怕你。
〖主持人〗所以就牵扯到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修养、文明素质的问题,你对自己的文明你都不了解,何谈向外面传递我们的新形象?
【赵启正】我们向外传递的中文是非常优雅的很深厚,有历史的,一个字可以说一个故事, 咱们很大的障碍是中文变成外文,缺人才,并且对应性较差,这个对不准。因此我们往往借外文来表达中国,就出了毛病,比如说京剧,翻译成北京Opera,北京歌剧。那边举行法国文化周,我们请京剧院的权威去讲京剧,一个法国人说了,北京Opera就是中国人演的《图兰朵》、《卡门》、《茶花女》。
〖主持人〗又误解了。
【赵启正】Opera么?不对呀。给他一说,他说那不能翻译Opera。日本人歌舞妓翻译成外文叫卡布可(音)。
〖主持人〗就完全是日本的音译。
【赵启正】你说卡布可,日本的那种特别的那种舞台剧。那京剧呢,北京Opera,他为什么不说talk Opera呢?我们就太依附外国,老想用外国来对比,那么外国不存在这个,你也去对比,你怎么办呢?比如说外国人说中国馒头,馒头就翻译成蒸汽面包。
〖主持人〗蒸过的面包。
【赵启正】是这样的,翻译成蒸汽面包。这怎么办呢?相声,外国没有相声,日本有单口相声,叫漫才。他就翻译成“漫哉”(音),中国翻译成cross  talk,交叉谈话,你查字典,叫电话串音。这就是我们这种翻译没下功夫,外国没有的东西,你就得音译,你就得让中国字进入外国,不能老让外国词进入中国。这也是一种自信。
〖主持人〗对。
〖主持人〗刚才赵主任说了,我觉得对大家应该非常有启发。一方面对于崛起的中国、正在富裕中国,其实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另外就是我们要善于向外面的人介绍我们真实的情况。所以现在我就想再回到刚才我们台下几位嘉宾刚才提到的那几个话题,特别是刚才赵鹏先生提到的,我们媒体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介绍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赵  鹏】我想首先我们有信心,要有信心,很简单,三十年以前,中国的经济是什么样子,在世界是个什么位置,三十年以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我们要在传播中遵循传播自身的规律,遵循传播的产业化特征的规律,同时也要遵循你所传播的对象所在的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社会心理的特征特点。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的媒体要进入到当地的一个市场的话其实要具有很多的新的一个思维和新的方法。
【薛庆国】刚才赵鹏先生主要讲的是媒体方面的,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文化符号的的问题。应该说孔子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大一个特征,我们在文化走出去探索当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的杂技,我们山东的皮影戏,我们的泥塑,但这些的话,毕竟是传统的东西,那么现在世界面对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那么如何赋予中国这些传统的符号以新的信息,这应该是我们树立中国形象或者是中国人形象的关键所在。应该说我们最近国家推出的大型舞蹈史诗《走向复兴》,还有少林禅宗舞剧《空间》,还有我们山东创作并演出的《大羽华裳》和在电视台播放的好客山东的广告片,这些都是充分发挥了我们中国人、我们山东人的聪明指挥,利用高科技手段,类似于像美国的,像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这些因素的话,都是我们中国元素,但是它成为好莱坞大片。我想通过这种方式,通过我们的创意、我们的高科技手段,使我们中国文化,这些现代的符号能够走出去。
〖主持人〗我想您刚才提到利用现代的传播的手段,并且把我们传播的内容要加进现代的新的元素进去,这样才能比较完整的传达中国的一个真正的形象。
【刘悦坦】刚才说到外国人对中国人有一些误读和刻板的印象,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对外国人也有一些刻板或者误读呢?举个例子来讲,我就说美国,我在美国待过。我们一谈到美国,肯定脑子里想到的是楼高车快,灯红酒绿,其实你来到美国你发现,美国是一个楼低车慢的国家。换句另外一句话来讲,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农村化的国家,他是一个寂寞的大农村,没有这么多丰富的生活。他们用的很多东西,举个例子来讲,空调。依然是用的我们十几年前就淘汰的那种窗机,我们现在早就用了分体式空调了,是吧?他们的房子是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老房子,他们很多人开的车都是我们中国原来想象不到的一些老爷车。所以我们自己觉得,这种刻板或者误读的印象都是双方的,这个就需要我们用更多的,刚才像薛老师说的一样,更多的更代表我们各自民族国家的一些文化符号,通过加强我们的传播力度,最终来消除或者说尽量的把这种误读降低到一个最低的程度。这是我们双方都需要做的工作。
【薛庆国】先说中国形象,有三个词,有理、有力、有节。有理呢,公平正义,讲道理,中国人和谐谦虚。有力呢,就是我们加快发展,造福百姓,有节呢,要有大国风范。
【赵  鹏】:自然,中国的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进去,这是中国独特的东西。就吸收了我们刚才讨论成果,叫自信、包容、自然、谦和。我心目中的中国人的形象。
(28分钟,主持人的话没剪,刘悦坦原本要删的话没有删)
【刘悦坦】我想说三个词,那就叫善良、勇敢和快乐。我觉得这个能代表我们中国人的特点。为什么要善良呢?因为善良是一种智慧,我觉得做人来讲,最大的智慧不是技巧,而是你善良,而是赢在人格上,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另外我们一定是勇敢的,勇敢不是你的性格,勇敢是你的知识,你必须具备了某种判断价值、对错等等,有了这种知识之后,我们做出来的行为才是勇敢的,才不至于是莽撞的,我们中国舍生取义等等,见义勇为,要的都是勇敢背后的知识。另外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带给其他世界上所有人的感觉,应当是快乐的。快乐的也不是你自己的本性,我自己觉得快乐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能力,无论我们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我们有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内心是快乐的。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话,叫不以物喜,不以自悲。所以我们中国,随着我们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展,我们希望我们全新的中国人会以一种全新的这种快乐的面貌来出现在整个世界面前。
【赵启正】刚才刘教授提炼得不错,如果按照他的思路下去,再加一个勤奋。
〖主持人〗勤奋。
【赵启正】中国人的勤奋是比较有名,如果只用一个字的话,那就是奥运会上的“和”字。那个“和”我们提出,到外文就不是一个字了,可能是个单词或者是多个单词才能表达,那么我们解释的时候呢,和为贵、和而不同啊,这种解释也很多。我们国家提出了很多的我们的理念的话,都有人反对,唯独这句话没人反对。因为它反对不了,你能说不和吗?所以我觉得最简单的表达,这个“和”字可以表达中国人的愿望、中国人的品质、中国人相处的原则,这是最好的了。并且这个不是我们发明的,是我们古代遗留下来。
〖主持人〗一直延续下来的。
【赵启正】是遗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