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广等:兵临城下,天津2013年GDP或超越广州

 

2013年03月08日     来源:羊城晚报
一个紧靠北京、一个毗邻港澳;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去年,一组关于GDP的对比数据,引起了不少广州市民注意:2012年,广州的GDP仅比天津多600亿左右,而当年天津的GDP保持了全国最高的增长速度。通常说的“北上广”会不会又变回“京津沪”?
定位清晰,天津后来居上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在天津工作过多年,也曾多次来到广州。侯欣一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对天津的定位不准确,在毗邻北京的地方又设了个直辖市,“导致天津始终生活在北京的阴影之下”。
侯欣一认为,现在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北方的经济中心——逐渐清晰后,天津整个活力就焕发出来了。而北方是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是中国传统工业配套最齐全的地区。“如果以天津为龙头,其他区域是很难阻挡的。”他认为,这是上世纪90年代后,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今年,广州或被天津超越?
侯欣一分析,广州是改革开放30年受益最多的城市之一,毗邻港澳、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都为它创造了上升空间。目前,天津和广州相比,广州是在很高的基数上再往上走,天津则是在一个被压抑了近30年的基数上反弹,是在“补课”。
我个人看,天津的上升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他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薄文广认为,天津若依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或者明年,就会在GDP上超越广州。
而这,令同为法律工作者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朱列玉感到“担忧”。在人大的分组讨论中,朱列玉提出,广州的财政负担很重,要向中央、省里交很大一部分。“长此以往,科技的扶持、发展的后劲慢慢会不足,对城市的发展有影响。”
朱列玉还认为,天津则恰恰相反,中央对它的支持力度很大——尤其是经济政策的扶持,这是广州无法比拟的。再加上天津人在后来居上的过程中,找差距、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绩。
朱列玉认为,现在全国应该对广州“放水养鱼”,让它多积累,发展后劲。
不要简单比数量规模
作为一个学者,我告诉广州的同志,不要怕。”7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韩康如是说。
韩康说,“我建议不要简单地比数量、规模。我觉得像广州这样已经取得了相当经济规模的城市,应该比质量,应该比发展结构的进步,然后比哪个城市有后劲,能长治久安的发展。”韩康说。
他认为,广州完全有希望,“就看在结构上下多大的功夫,做多深入的研究。”现在我国的整个发展环境变化了,广东要像上海和北京去优化经济结构,由技术、结构的带动,推动工业产值、投资、项目的带动。
两个城市距离远,不一定要你死我活地竞争,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薄文广认为,天津的大项目经验需要向广州学习,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广州不是在开发南沙新区嘛,完全可以借鉴”。而在政府效能、现代服务业方面,天津要向广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