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1 来源:城市快报
钟茂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含义基本相近,都是告诫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有限承载力。钟茂初:生态承载力决定了整体经济活动允许使用多少资源、允许产生多少污染物废弃物,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消耗多少资源排放多少污染也就决定了。
对于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等相关研究的钟茂初教授来说,在“绿色经济”下,我们对于每一个自己“拥有”的资源使用和排放额度都必须精打细算,约束我们消费的不仅是收入水平,同时还有排放额度的约束。
在“绿色经济”下,我们对于每一个自己“拥有”的资源使用和排放额度都必须精打细算,约束我们消费的不仅是收入水平,同时还有排放额度的约束。
时刻在内心里核算核算自己是不是比他人更多地消耗和排放,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消耗排放“超支”了,会对地球生态以及“后代人”有一种“负罪感”。
不选购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的产品;消费品应尽可能重复使用以减少不断生产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污染;使资源得以回收循环再生;尽可能地降低每一项消费活动的资源消耗与排放;尽可能地减少使用那些在消费过程中带来污染影响的产品。
记者:您理解的“绿色经济”是什么?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钟茂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含义基本相近,都是告诫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有限承载力。“生态环境”为什么重要?简单地说,人类之所以能够持久生存和传承,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洁净空气、清洁水、舒适阳光及各种自然资源,还能够将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进行自然净化。但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经济活动中耗损过多自然资源,那么生态系统也就无法及时补充,如果产生了过多废气废水废物,生态系统也就无法完全净化,这样一来,人类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就会日渐枯竭,污染物废弃物就会不断累积,人类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就会日益劣化。也就是说,现实中江河湖泊污染、大气污染雾霾、森林减少等一切环境问题,都是过当经济活动造成的。
绿色经济,不是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是强调经济活动顾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性。由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活动可以使用多少自然资源、可以产生多少污染物废弃物,如果我们要以这些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排放量来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那么有效方式就是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水平,这应当是“绿色经济”的本质含义。
记者:“绿色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是如何体现的?
钟茂初:生态承载力决定了整体经济活动允许使用多少资源、允许产生多少污染物废弃物,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消耗多少资源排放多少污染也就决定了。所以,在“绿色经济”下,我们对于每一个自己“拥有”的资源使用和排放额度都必须精打细算,约束我们消费的不仅是收入水平,同时还有排放额度的约束。如果,我们追求无节制的消费,那么不仅我们的收入会“超支”,同时我们的排放也会“超支”。如果,大家都“超支”排放,那么全社会加总起来的结果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如果生活中你过度消费,那么你“超支”的排放,不是挤占了别人的排放额度,就是挤占了“后代人”的排放额度。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当发自内心地把“绿色消费”作为自身消费行为的基本准则。时刻在内心里核算核算自己是不是比他人更多地消耗和排放,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消耗排放“超支”了,会对地球生态以及“后代人”有一种“负罪感”。
记者:我们作为普通市民,能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做些什么?
钟茂初:作为普通市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准则,就是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最大贡献。一是不选购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项目消费数量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如,购买多套住房而闲置不用的话,住房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排放,会毫无价值地加重生态环境影响);二是消费品应尽可能重复使用以减少不断生产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污染(如,满足同样的消费功能,过度包装、一次性的产品,比起简单包装、重复性使用产品,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得多);三是使资源得以回收循环再生(如,纸张的回收利用就可以大幅减少森林资源的损耗和造纸过程的污染);四是尽可能地降低每一项消费活动的资源消耗与排放(如,同样一次出行,乘坐公交就比乘用私家车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少得多);五是尽可能地减少使用那些在消费过程中带来污染影响的产品(如,化学洗涤用品就会带来水资源的污染影响)。
虽然每个人日常节约消费带来的“节能减排”不多,但全社会加总起来“节能减排”的效果就是显著的;虽然每个人日常不当消费增加的“消耗排放”是有限的,但全社会不必要消费加总起来的环境影响后果是严重的。
记者:根据您的研究,天津的“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
钟茂初:每个区域都要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先确定“节能减排”的强制性约束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可行的增长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和其他经济指标,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各个经济部门可通过技术发展、结构调整去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必然对应一定的消耗与排放,不要把绿色经济简单理解为“既可以带来经济大发展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大改善”,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钟茂初: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