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快速增长的天津与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2013-07-19 来源:天津广播网
 
本台消息:7月18日本市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天津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出现新的积极变化。
记者贾毅君的报道:上半年本市完成GDP6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2.5%,位于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5100多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滨海新区龙头带动用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60%。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教授用“平稳快速”来概括天津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所谓平稳就是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所谓快速,我们和国家平均增长相比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6%,比之前略有下滑,而天津的GDP仍然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状态。
刘刚教授认为,这得益于天津经济结构发生的积极性变化。近年来本市通过实施“引进大项目”、“发展科技小巨人”和“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内在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
(录音)一个就是企业结构的变化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天津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主导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上半年增加了7000多家,总数量已经有40000多家。这些企业代表了三个方向。一个是传统产业的高端化,第二就是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第三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出现在科技研发服务这个环节,就是生产型服务业最高端这一块。这些力量在未来发挥作用的话,我们的高速平稳增长仍然会延续。
除了企业结构变化外,本市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了的变化。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0多亿元,占本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9.6%。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教授认为:
(录音)天津从2005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八大优势产业内部发生了改变,这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第二,现有的八大产业增长越来越快,优势产业出现了一种产业集群化的趋势;而且这八大产业代表中国产业调整发展的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天津的经济增长质量是非常高的。
今年上半年,本市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增长速度近年来首次与第二产业持平。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强介绍说:
(录音)过去拉动经济速度最快的往往是工业,一般工业都会比服务业快2到4个点。上半年,我们服务业的速度与二产是一样的,还都超过GDP的速度,这是近几年所没有的。
南开大学刘刚教授认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内部结构的提升给未来经济发展增加了后劲。2007年以后,天津的第三产业开始呈现出一种加速增长的势头,不仅是一般的消费服务业,最重要的是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非常快的,像物流、仓储,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朝着更加有效率、更高级的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趋势,是天津经济未来增长的支撑。
刘刚教授表示,随着经济结构中新的变化和积极因素的持续增长和发酵,本市经济将在保持平稳高速增长的同时,迎来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