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驻法国前大使,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建民的《我的中国梦:吴建民口述实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赵启正,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以及吴建民,应山东电视台“新杏坛”节目邀请做客济南,在“新杏坛”节目现场,为近300名观众带来一场“公共外交与中国梦”论坛,分享了他们的“中国梦”。
赵启正: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实践者
我们每年出境的人数,差不多一亿。到港澳台地区不算,到外国的,三千万以上。因此,在世界各地,都会看到中国人,都会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我一直说,假设有一本书叫做《中国读本》,外国人读这个书就了解中国了,那么,这本书就有13亿页,我们每个人是其中的一页。外国人可能就读三页五页十页二十页。正好这些人勤奋、善良、关心别人,那中国人都是勤奋、善良、关心别人的;正好这几个中国人有毛病,到了外国,他不排队,他摆阔,他买LV包,一买买十个,中国人这样豪华,这样不节省,其实呢,不是都这样的,但是你是13亿页中的几页,你就不知不觉地起了公共外交的作用,也就影响了中国的声誉。
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什么呢?让人了解真实的中国,我们说的话是实话,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讲故事,是真实的,有感情的,没有渲染的,它能够感动人,它比社论容易理解、容易感动人。我们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故事,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故事,学生有学生的故事,工人有工人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讲起来,我们的公共外交就成功了。那外国人就说,我接触这些中国人,这么和善,没有一点霸道,没有像有些人那么傲慢,的确是孔夫子的后裔,是和为贵进入了他们的DNA,中国人可信。这靠一个人不能完成,得靠我们大家。所以我特别拜托我们在座的年轻人,你们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特别多,你们的班上有外国的同学,也许你的企业里就有外国人,也许你去出国深造,你随时记住,你是中国人,你是中国梦的实践者。中国梦实践是很长的,几十年、上百年做下去,不是一蹴而就,不是突击的,是靠大家的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