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6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时至年中,各地经济半年报陆续公布。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天津,GDP同比增长12.5%,虽相较去年14.1%的增速有所下降,但在已公布半年报的20多个省区中,依然保持了领头羊的地位。
过去两年曾一度与天津并列第一的重庆,今年则以微弱的差距和云南并列第二,同比增速为12.4%。摘得“探花”的是现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曾主政过的福建,11.3%的同比增速依然延续了近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
依旧是大项目带动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玉胜认为,天津之所以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与其城市定位、产业结构有关。首先从城市定位上来看,天津在新世纪被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从实现城市功能定位的角度来看,就要求自己要跑得快一点;其次是天津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上的工业项目多一点,尤其前两年工业项目积累比较多,在外围出现萧条,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积累的项目投产、达产,产能得到释放,促使增长率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集中推出新一批重大项目170项,总投资2213.9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将新增销售收入近3000亿元,实现利税300亿元。在天津的核心增长极滨海新区,大项目的拉动作用同样明显,上半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57.61亿元,增长14%。在总投资达到亿元以上的项目中,鑫茂光纤、轻纺创新大厦等61个项目竣工,易力达转向器、华泰汽车等109个项目开工建设,中海油LNG码头、海河隧道等583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大项目”带动战略是天津近年保持快速增长的一项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天津市已连续5年累计推出工业大项目180项、服务业大项目120项、区县大项目8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大项目140项、市政交通大项目80项、商贸旅游“短平快”项目40项。这1440项重大项目将在2013年全部建成。据测算,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2.6万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90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130万人就业。
除了“大项目”带动,蔡玉胜还从上半年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民营企业增长比较快。从投资结构来讲,民营制造业投资增加,对天津来说,是个可喜的变化。
根据天津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天津市新注册民营企业14625户。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9.8%,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6.9%,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0个和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2737.53亿元,增长28.5%,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个百分点。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刘刚认为,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6%,比之前略有下滑,而天津的GDP仍然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状态,这得益于天津经济结构发生的积极变化。近年来天津通过“引进大项目”、“发展科技小巨人”和“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内在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整个城市的发展进入平稳快速的增长通道,不会像一些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