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推动了融资租赁井喷式发展,其凭借优越政策条件将天津创新作法复制转化为自身的特色和新优势。1、准入门槛降低、行政审批简化。2、融资租赁业务范围更广,同时兼营商业保理。3、资金结算更加便利,借贷成本大大降低。4、仿效天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本报告认为:1、继续保持融资租赁先行创新,以应对各地追逼之势。2、提升天津的目标定位,实施国际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战略。3、紧跟行业潮流,抢占民生、消费等新兴市场先机,打造天津东疆特色。4、创新和完善营商环境和便利化融资租赁政策体系。
一、天津与上海融资租赁发展状况对比
1、上海数量略占优,天津增加迅速。
天津和上海在金融租赁和内资租赁方面发展轨迹类似,主要差异在外资租赁。各类租赁企业的数量差距不大。不管是融资租赁前10强还是50强,天津企业数量、注册资金都大于上海,上海的总体实力弱于天津。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企业实力较强,且总体实力正在赶超天津。
表1 融资租赁50强天津上海对比
|
数量 |
平均排名 |
注册金(亿元) |
|||
|
天津 |
上海 |
天津 |
上海 |
天津 |
上海 |
2012 |
22 |
14 |
27 |
24 |
425 |
280 |
2013 |
32 |
17 |
30 |
25 |
586 |
403 |
表2 融资租赁前10强天津上海对比
|
数量 |
平均排名 |
注册金(亿元) |
|||
|
天津 |
上海 |
天津 |
上海 |
天津 |
上海 |
2011 |
6 |
3 |
7 |
8 |
211 |
80 |
2012 |
5 |
3 |
5 |
5 |
267 |
144 |
2013 |
5 |
3 |
6 |
5 |
312 |
185 |
2、自贸区成立推动上海融资租赁井喷式发展。
对比2014年全国上半年和上海前八个月的融资租赁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上海融资租赁企业增长率为68.4%,超过全国总体水平的两倍。新增企业类型绝大部分为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全国上半年共增加322家,其中近一半落户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自贸区成立初期共187家,近期已达到365家,增长了近一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类融资租赁公司总数增长了89.2%。
表3 2014年上半年全国融资租赁发展情况
|
2014年6月 |
2013年 |
增加量 |
增长率(%) |
金融租赁 |
25 |
23 |
2 |
8.7 |
内资租赁 |
123 |
123 |
0 |
0 |
外资租赁 |
1202 |
880 |
322 |
36.6 |
总计 |
1350 |
1026 |
324 |
31.6 |
表4 2014年上海融资租赁最新发展情况
|
2014年8月 |
2013年 |
增加量 |
增长率(%) |
金融租赁 |
4 |
4 |
0 |
0 |
内资租赁 |
15 |
12 |
3 |
25 |
外资租赁 |
365 |
213 |
152 |
71.4 |
总计 |
384 |
228 |
156 |
68.4 |
表5 自贸区成立后上海融资租赁变化
|
2014年8月 |
2013年10月 |
增加数目 |
增长率(%) |
金融租赁 |
4 |
4 |
0 |
0 |
内资租赁 |
15 |
12 |
3 |
25 |
外资租赁 |
365 |
187 |
178 |
95.2 |
总计 |
384 |
203 |
181 |
89.2 |
3、天津的创新探索为上海复制并推进拓展。
天津在融资租赁业务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头羊位置,先后推出保税租赁、境外资产包转让租赁、飞机发动机租赁、离岸租赁、出口租赁等多种模式,创造了多个国内租赁行业“第一单”。特别是东疆港率先探索飞机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并将港区政策优势与单项目公司(SPV)运作结合,探索出飞机船舶租赁的“东疆模式”。
上海借鉴和复制了天津的经验,并将天津创新转化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单项目公司为例,上海自贸区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而天津享有的政策仅允许金融租赁公司设立SPV并有最低注册资本门槛。凭借这一优势,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母公司和SPV项目子公司从2012年的66家增加至2014年5月的406家,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86亿元,并在飞机、船舶及海洋钻井等大型设备方面创造了诸多“第一单”。如,2014年10月太平保险集团和中石化共同创太平石化金融租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大型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与特大型实业集团共同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