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0 来源:渤海早报
http://www.kaixian.tv/gd/2014/0130/1610898.html
■ 滨海周刊记者 王英
滨海行进力量 2013我的故事
周立群教授是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自2008年滨海开发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在参与滨海新区开发中的研究工作。提及刚刚过去的2013年,周立群颇有感触地说,2013年是新区全面开发加速的一年,他与新区都是前所未有的“忙绿”,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2013年,很忙。
总理考察后接待采访很多“轻伤”不下火线
除天津本地的天津日报、今晚报、渤海早报等媒体,还有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甚至新加坡的一个研究机构还邀请他去做了专题报告。最忙时,他一个上午就要接待两到三家媒体的采访或是专访。在接待采访的同时,“我办公室几乎天天是来客不断。”周立群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周立群的一条胳膊在行动时有些吃力。经询问得知,前段时间下大雪路滑,他不小心摔倒导致胳膊骨折,现在还没有完全好,最近刚刚去了石膏。
作为周立群助理的马云泽告诉记者,周院长胳膊摔伤后,吊着胳膊,打着石膏,继续接受媒体采访,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个论坛。身边的人劝他休息,他说‘轻伤不下火线’,工作早早地安排好了,不能轻易打乱啊。
论坛、报告平均周周都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尽管是星期天,但是周立群的工作依然安排得很忙。周立群告诉记者,用一句流行语来说,2013年新区很火,他工作很忙。
从年初开始,他和工作组的成员各地到处跑,参加各种调研活动,有时候一去就是四五天。一年下来,参加的调研多达10几次,基本上平均每月都有,论坛、报告平均是周周有。
而这些调研、论坛或是报告都是围绕新区这个主题展开的,或是关注新区的开发开放,或是新区的产业发展壮大问题,或是对新区发展模式的一些思考。周立群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明显地感觉出在他参加论坛以及做报告时,参加者向他提问的热情很高,新区的一些产业发展或是管理创新很受关注。在有的报告中,为照顾所有的提问者,不得不把报告在既定时间的基础上延长。
周立群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滨海开发研究院前段时间刚刚和韩国的一个研究机构确立了前期合作,在此之前,他们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刚刚举行了“两岸文创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而对外合作范围之广、区域之多,和新区的发展力度密不可分。
封面换了5次,宁缺毋滥,要出精品
前不久发布的《滨海新区开发报告(2013)》周立群是主编之一。谈起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周立群回忆说,早在2012年8月份就拟定了《滨海新区开发报告》的写作计划,2013年1月开始确定提纲,直到10月份书稿完成。从内容到框架、封面,他全程参与,投入了很大的心血。
周立群说,《滨海新区开发报告(2013)》是第一期,将来还要有第二期、第三期……,力争每年都要发布一本。为了将其打造成一个品牌,全面体现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表现新区是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开发报告(2013)》在写作过程中,可谓是工程浩大。参与研究和写作的有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及博士研究生。为了更好地展现新区的开发开放,负责各个章节的专家教授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比较。从内容框架设计乃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讨论商榷,其中,仅书的封面就设计了5个方案。校对工作也占据了很长时间,约有两个月。
和初稿相比,最终版本变动还是比较大的。周立群告诉记者,最明显的是对社会管理的关注,这些内容的篇幅上升到了一章,在以后出版的报告中,关注民生的篇幅还会加大。而以前的写作提纲中,对产业和经济结构关注得比较多,对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关注得相对较少。但是这一期也有一点遗憾,由于资料来源和数据的可得性等原因,少数章节的数据没有更新到2012年底,有些还是2011年的,使得个别章节略显陈旧。这与最初写作计划有关,最初安排是写2012年的,后来在写作过程中进行了调整,改成了2013年的报告,前几天在商量,2014年的这一期研究报告,就写2013年的。周立群说,在《滨海新区开发报告(2013)》成书过程中,写作组开会开了很多次,大到框架结构小到标点符号都在会议上统一决定,因为这是第一期,是比较看重的,宁缺毋滥,一定要出精品,因为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展望2014年,周立群说,希望滨海新区在新的一年实现三个大拓展,第一,是由现代制造业基地向现代服务业基地拓展;第二,由经济的快速发展向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发展;第三,由国内创新发展向国际创新发展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