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提出“积极探索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上海浦东新区厅局级巡视员、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关注研究浦东新区、深圳特区、滨海新区发展的邵煜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综改“创新区”将给滨海新区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全国经济转型的排头兵。
专家介绍
邵煜栋,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浦东新区厅局级巡视员、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历任第九、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曾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协副主席。
邵煜栋是1990年第一批参加浦东开发的成员之一,对浦东开发建设的历程非常熟悉,近年来着力研究浦东新区、深圳特区、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特点和发展模式,另外对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世界经济也颇有研究,尤其对招商引资方面的技巧与做法有独到的见解。此外,他还担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还被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聘为研究员。
具备区位、人文、产业基础以及开放经验
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表示,天津“可以不叫自贸区,要形成和上海不一样的特色,叫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政策和自贸区一样,而且面积扩至整个滨海新区。”
邵煜栋表示,“作为一个经济特区,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其发展模式要做到有特色、可持续、可推广。通过总理的讲话可以分析出,这次是要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功能更多、政策条件更宽的创新区,这是中央整合全局,步子更大的新探索。”
为什么是滨海新区作为中央新探索的试点经济区域?邵煜栋告诉记者,此前的自贸区花落上海,其理由集中在四方面:区位、人文、产业基础以及开放经验,而这几方面的条件,天津也都具备。而且和上海相比,滨海新区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在经济总量比较方面,滨海新区相对于浦东新区而言,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且滨海新区在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总额、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财政收入等指标方面增长态势都优于浦东。
“从发展速度上讲,滨海新区起步速度要明显快于当年的浦东新区,从现在的GDP总量来说,2013年,浦东新区是6000多亿元,滨海新区则突破8000亿元,基本和深圳特区持平,说明滨海新区在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上有优势,基础好、发展快。”
作为东北亚经济重镇,天津滨海新区成为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探索试验区绝非偶然。邵煜栋指出,现在滨海新区各项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港口、油田、土地面积等,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滨海新区将成转型发展典型
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综改“创新区”要扩大到滨海新区,和滨海新区正在面临整体转型需要密切相关。
“滨海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是制造业,如果按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规律,实现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而且在刚刚过去的滨海新区两会上,新区政府也提出了未来几年转型的总体思路。制造业比重高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类似情况,因此,从此次披露的信息分析,建设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是中央今后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一步棋。”
邵煜栋说,转型的方向就是从原来的完全依靠生产制造业向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现代高端服务业转型,在未来实现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2013年,深圳特区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达到82%,浦东新区也超过了60%,而滨海新区则保持在36%左右,这说明滨海新区在第三产业、服务业上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李克强提出的“排头兵”、“领军者”、“最前列”九字要求,邵煜栋说,这是对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方面赋予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在探索制造业转型发展,在服务业如何做大做强等方面,总理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可与上海自贸区形成差异化竞争
由于天津和上海的发展轨迹不同,改革路径也注定不同,寻求差异化竞争也是未来两大经济区域的前进方向。在重点产业发展方面,邵煜栋认为金融业是两地发展的重中之重,且会各有侧重。“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备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运行制度。滨海新区金融业重点是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引进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创新型金融业务,离岸金融、金融租赁、金融机构综合经营、OTC、各类产业基金等创新型金融业务已率先实行。”
天津自身租赁业、基金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可采取措施积极发展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创新租赁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租赁方式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加强金融机构、大企业和进出口公司的横向联合,带动制造业发展,形成大物流产业。”这是天津市政府对滨海新区未来核心产业发展的一个定位。
另外,在综改“创新区”的提法上,邵煜栋表示应有一个官方正式名称。“上海自贸区在设立之初,有个提法叫保税区,但在国外,并没有类似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国企业入驻,最后命名为自由贸易区,英文为’Free Trade Zone’,外商一看对贸易区的含义一目了然。因此,在今后‘综改创新区’的正式命名和名词解释上,还需出台后续政策,要让外商从字面上就能清楚地明白‘创新区’的优势和特色。”
邵煜栋认为,未来天津会向中央申报并出台一些与“创新区”配套的具体政策。“相信天津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带动区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大发展。”
自1997年商务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比以来,天津开发区综合排名蝉联全国之首,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目前,天津开发区还在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将总部经济、金融创新、服务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