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军:“华山今论剑,创意起擂台”——参访台湾文创的两座高山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这是古人对西岳华山的人文精神与自然景观的精彩描述。当然,拿它来形状现代中华民族的瑰丽文化也不为过。从华山园区办公室悬挂的金庸手书“华山今论剑,创意起擂台。”条幅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自然有此联想。

在台湾,现代文化发展的圭枭当属鼎鼎大名的“华山”和“松山”两座烟酒旧厂改成的文创园区。这是因为经过全社会的努力,现代台湾文化创意展示和作品几乎都集中在了这里。同时还成为文创活动的集散地。

2013年春冬,我曾先后两次参访这里。原来,华山和松山是日据时代台北的一座酒厂、一座烟厂,从厂房建筑以及格局来看,是比较现代化的。因列为近代工业文明,被政府保护和二次开发,成为现代台湾文创产业的代表性园区。政府从历史工业文明的现代发展的需要出发,先保护,后设计,再规划,引进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业态,以扶持的姿态,积极减免税收,让极富高端文化附加值的产品、活动、展会不断展示,吸引人流,开创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渠道。一到节假日,居然会有上万市民在这里集聚。比如这次参访,除了常规的光点电影沙龙、远流书咖以外,户外以及周边路口积聚着成千青年在举行一场高级摩托车文化庙会;展厅里有着3D魔幻绘画互动式展览,让各种年龄的市民快乐地赏析世界名画;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另外三个特展:乾隆朝郎世宁油画《百骏图》数位动漫版展;香港“陈老夫子”多媒体漫画展以及《大霹雳》现代布袋玩偶超级展(我取的名称)。郎世宁的巨幅油画《百骏图》,因为既吸收中国画的笔墨感觉,结构布局,又有西方油画的立体感和透视原理,从来都是观众喜爱的美术作品,在农历马年到来之时,如果用数位技术将百匹骏马在松林溪流间动起来,展现清代宫廷御马的日常生活状态,让观众既饱揽动态视觉美景,又品赏愉悦心情,该是多么吸引人!看到画面上一组骏马在松林山石四周奔跑,且时隐时现,真的令我大呼过瘾。现代高科技与精品艺术作品的融合,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创意的惊喜。

《陈老夫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流行的四格漫画长篇作品,接续了三十年代叶浅予的《王先生与小陈》的市民漫画风格,曾经给港台两三代人留下了儿时的记忆。这种都市市民生活视觉影响在大陆完全被错过,所以,这部作品的多媒体展示及重温,实在是港台中青年人爱不释手和骚动痒处的绝版!这次策展人的艺术手段与创意设计的高度交融,令人叹为观止。我有幸在策展人之一陈秉鸿先生的亲自陪同下参观,边看边与他交换了这个观点。比如:设计者在一个展厅放置一些按比例放大的书桌文具,如铅笔、墨水瓶等,人们站在中间,立刻就有自己缩小到小人国了的感觉;把陈老夫子一干人放在水浒传的话语方式和场景中,有穿越感;整个展厅都是设计成多媒体、3D视角、立体场景等环境,新奇、动感、有情趣,所以大大吸引了各年龄层观众。最令人惊奇的是,展览开幕的同一天,出口的礼品商店就已经摆满了与《陈老夫子》有关的纪念衍生品上百种销售,人头攒动,大开利市!充分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和经济效益。看到了如此多的市民蜂拥至此,大包小包的衍生商品被人们消费,我们就明白了文创产业究竟是怎么回事。

接着参观的《大霹雳》现代布袋木偶创意展就更加离奇了!首先,这是一个以泉州布袋木偶的原始民间艺术形式+现代超级武侠故事+时尚人物创意设计为一体的一个梦幻世界。展厅也辟出一角展示了泉州布袋木偶戏的发展历史,彰示了这一艺术形式的源流,但人们现在看到的,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样,是几乎和真人、时尚人一样,极具创意的唯美设计的“人偶”—无论是角色造型、服装服饰、发饰冠冕、武器样式、人物名衔、布景环境营造,都是原创动漫或3D影片作品中的形象,从故事到表演已经没有了当年袖珍舞台上的艺术表现,而成为当代青少年最爱的“漫像”形式!展厅中的人物造型完全是现代魔幻故事的动漫模式,头和躯干已经是19,成为3D动漫的标准人型。

其次,我们是由华山园区的早期开发者,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邱先生亲自做导览的。他不是从管理者角度,而是从《大霹雳》超级粉丝的角度讲解,不仅聆听者知道了3D影片的制作过程,而且完全听明白了所有角色的深度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解倾倒了听众,十分难得。要知道这是开幕式耶,我们成为最重要的首批观众。

第三,就在开幕式上,与《大霹雳》有关的衍生商品已经铺天盖地而来!展示的出口销售区成为人的海洋。连卖的冰棍、吃的点心都是《大霹雳》人物造型。商业策划做到了与展览开幕同步!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创结合,让适宜当代人的故事和现代设计结合,让参观和互动结合,让文化活动与消费结合,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拿最新的《大霹雳》主题人物海报—“齐烟余梦”的赞诗做一结语,有道是:

自从别后冷云居,见说风光不似初,溪上雨添三尺水,家中风落半床书;

敝囊已识休深爱,破釜何劳更重歔,不学蹇驴旋磨走,直将大地做蓬庐。

而我,记住的第一主角,就是有若干变换形象的神女—素还真!看,不知不觉地我也成了一位粉丝。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华山的常设文化景区的,比如“光点华山电影馆”,这是由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台湾电影协会经营的一处专业化很强的时尚影馆,侯孝贤先生加盟期间,它的两处影厅都是在设计成半露天的车间里,分别有175个和133个座位的中型影厅;由知名电影音效师杜笃之监督设计,规划以5.1杜比数位环绕音效的视听设备,强化重低音,另结合电影主题咖啡厅、生活商店,专门放映“国片”和跨界艺术电影,举办主题影展。随意步入的观众,也许不经意间就会在这里碰见知名电影人,一起喝个咖啡聊几句。看见这里的人群和停留的观众,立刻就会感觉高端电影文化就在每天自己的日子里。此外就是“远流别境”。它是“远流出版”的一个咖啡书吧。“别境”二字,真的道出了酷爱阅读的真读书人的心境:安宁、渴求、慢活。“传  音乐展演空间”(一个“传”字意蕴深深。)、青叶新乐园,是两处时尚青年玩音乐的场所,创意演出频频出台,这不,一场以摇滚艺术为主的音乐剧《摇滚芭比》的海报都贴出来了,马上这里又会聚满当代摇滚爱好者,成为台北夜生活里追逐现代音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前沿!“千层野台”和“一间茶屋”则是精心品茶的好去处,也是切磋艺术和创意的论坛,可惜没时间,只好穿堂而过…。据了解,台湾文创界对华山的定位是:“华山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艺术展现与生活美学风格塑造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艺术展现与生活美学风格塑造」,以「酷」(时尚、前卫、实验)与「玩」(玩乐、享乐、娱乐)为规划主轴,突显华山园区做为跨界创意的发挥空间,扮演媒合跨界艺术、产业互动的场所,建构异业、异质交流结盟的平台,并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育成中心。”(见田青芬的博士论文《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及其向大陆延伸的趋势》148页)从我们参访的实际体会来看,这个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都说“天下烟酒不分家”,诚哉信也!与华山酒厂相隔不远的松山,就是台北历史上最大的烟厂,日据时代的烟酒厂,规模和环境都还不错,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无意间这两座旧工厂竟都被台湾人改造成了闻名遐迩的创意产业园区。我被松山吸引的,两次竟都是离大门不远处的高架路桥下的一段废弃了的道路边,这里成了台北许多年轻人玩滑板的地方,而且,除了墙上的涂鸦画,过半数的是一些金发碧眼的欧美青年。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这里是包容度极大的具有国际范儿的时尚生活区说明文创产业将会成为未来年轻人交往的国际化元素。松山文创园最重要的地方是中央厂房改造成的台湾设计博物馆。一处常态的设计获奖作品展示厅,一处不断变换展品的设计主题展,还有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台湾站等等。这里是世界水平的创意设计头脑基地,展示设计理念的前沿,第一次来这里,看的是一个叫做“新年好”的设计展,大厅里排列整齐的展区每一格是一个作品,有一间房间那样大。由过年有关的场景,加上局部的抽象艺术装饰,组成一个景点,让你去体验过年的心情和环境。比如一桌火锅宴席的上空,悬挂着白色剪纸艺术;再比如用鲜花小盆栽在可以转动的有月历背景的设计中展现春季等等。

松山的创意设计活动十分丰富,代表着台湾设计产业的水平和发展脉络,其他活动也吸引着不少市民,比如我们看到的“哆啦A梦”亲子体验活动馆,就看见许多儿童机器猫迷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玩活动,快乐中分享创意设计的趣味。除了看到文化创意的内容,这个厂子原有的巴洛克花园、园林绿化以及湖塘水色也是游客喜爱的地方。连马英九和郝龙斌都曾在花园里亲手植树纪念,可以想象最高领导对孩子们的乐园和创意活动的关心支持。这座巴洛克花园,居然是日据时代的建筑,院子就在四围的生产车间中间,有树木花草,还有大理石喷泉,喷泉前两座石雕像居然是以当时烟厂女工为模特,体现了厂方的一种奇特的思路,挑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

松山园区另一重要看点,是临街建成的“诚品大厦”。有着世界水平的“诚品书店”,在完成了自己的书店建设并成功发展之后,斥巨资建成这座大厦,这里除了书店大卖场之外,还容纳了文创商品、时尚餐饮、文化产业、影视机构文青咖啡和茶室等等业态,成为一个文化产业集团,同时也是引领台湾现代青年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可以这样说:它是完全市场化的大型民营文化创意消费集群,是有着世界影响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的成功发展模式样板。听说大厦竟然吸引国有电视机构租房入驻,这在大陆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我最喜欢的是大厦的第二层,命名为“创玩藝”,极具深意。一方面是指这里的商品都是创意产品;另方面是指这些商品是生活创意化的、美学化(藝)的玩意。(好玩的、有趣的。)一个楼层的取名,一语道破文化创意产业的真谛!进入这一层,是个巨大的一体空间,约莫有上千平米。玲琅满目的创意商品几乎包括了我这几年在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所见的绝大多数展品。原来全台湾的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创意商品在这里有一个集中的大卖场。进场看到的商品,应该每件都具有创意元素,生活用品的外观设计感极强;材质、功能、审美、价位等都有普通商品不具备的好玩、好看、意趣浓浓。时尚生活用品、创意设计商品、创意农产品、艺术化创意包装用品、现代玩偶、时尚电子产品等等应有尽有。让殷实的时尚青年趋之若鹜!这里是严格禁止拍照的,因为涉及到外观知识产权保护,这又是创意商品的一大特点。

参访了这两座山,又想起了古人的诗句:“云起太华山,了了见松雪。”从华山起,到松山止,一路走来,渐渐清楚: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真的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台湾的文创产业发展,路数清晰,渐行渐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设计为大,文化为本,美学领先,实用有趣。真个是摸着了产业发展的命脉,大有借鉴!古诗又云: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何解?文化创意产业给世界带来如此美好的生活,(一何丽?)是因为有一批拥有担当和上佳智慧的有识之士下大工夫耕耘这块土地,有一批兼具艺术头脑和市场行为能力的文化精英!(君子在其中也)

 

(作者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