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向荣:滨海新区整合国企将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滨海新区公交集团完成整合并运营2年多,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运营管理模式,逐步优化线网布局,合理配置公交资源,滨海新区内公交已经实现一盘棋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充当着排头兵的作用,在保障服务民计民生,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能力方面持续发力,更是为滨海新区进一步深化开发开放提供服务支持。滨海新区国资委负责人表示,2013年滨海新区国有资产总量持续增长,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截至201310月,新区国有企业资产额达到7201亿元,同比增长22.7%;所有者权益总额达到2614亿元,同比增长17%;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达到288.8亿元,同比增长31.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7.6亿元。

  以统一监管、理顺体制、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为原则,滨海新区积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不断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国有资产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打破各占山头格局  公交实现一盘棋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滨海新区公交集团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购置客车286部,新开通公交线路13条,进一步优化线路16条,填补了新区各功能区新开发建设区域的公交盲点。

  能够享受日益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线路和舒适、绿色的乘坐体验,还要得益于滨海新区对于国有公交企业的重新洗牌2010429日,以泰达公交公司为主体,对滨海新区多家国有公交企业进行的整合,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改原有区内多家公交公司并存、无序竞争、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等现象,公交企业条块分割、各占山头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从滨海新区区域发展整体布局、市民出行现实需求出发,滨海新区公交集团当年便完成了17条公交线路的提升改造。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整合并运营2年多,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运营管理模式,逐步优化线网布局,合理配置公交资源。滨海新区内公交已经实现一盘棋十二五末,滨海新区将初步构建多模式、一体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核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30%的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集团化发展

  除了公交整合,滨海新区还将推动其他的公用事业类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滨海新区国资委负责人表示,2013年国资委已经做出了新区供热企业整合工作方案,并协助区发改委推进新区供水企业整合工作。

  供热、供水两大公用事业集团的整合正在推进。滨海新区已经撤销塘汉大,并进行各功能区和街镇整合。此前,各区域都是画地为牢。以供热、供水为例,比如开发区、塘沽虽然就隔着一条街,但都有各自的公司和资源。进行整合后,行政区划的概念将被打破,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合,提高使用率,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时也更方便、办事效率也会提高。国资委负责人指出。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滨海新区已经对全面推进国有企业集团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构想——100家左右一级企业调整为区域开发、公用事业、资产管理、商贸物流及金融五大板块30家左右的国有企业集团,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水平。同时,通过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制度,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等举措,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以前躺在政府身上现在走向市场

  塘汉大撤销后,我们在抓紧开展原塘汉大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以及出资人变更等重要的基础工作。滨海新区国资委负责人介绍,清产核资就好像摸清家底,理顺产权关系,更好地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扶持企业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形式。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是塘汉大撤销后第一个进行出资人变更的企业。以前我们是塘沽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出资人为塘沽财政局,根据政府意愿参与建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谷绍岩形象地将公司此前比喻为躺在政府身上。随着出资人变为滨海新区政府,公司的职能也发生了战略性的重大转变。在滨海新区国资委的支持下,下一步我们将把经营领域重点向打造商业平台转移,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注入相关资产后,将目前区域内老化的商场、农贸市场、粮油蔬菜店等进行重新改造、开发、经营,并将适度适时发展商业地产,与各商业项目形成互相促进的态势。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完成98家企业的出资人变更,并按照滨海新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清理出原塘汉大251户企业,摸底清查出125户新区各委办局及事业单位开办的国有企业和经过工商登记但国资委并未掌握的国有企业111户。

  国有资本发挥杠杆作用

  我们已经和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共同成立了天津市天质监测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1个亿,将是北方最大的质量检测中心。谷绍岩还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益尝试,该公司将面向全国开展食品、电子、服装等多个领域的质量监测服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股权多元化,采用国有独资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吸引央企、地方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改制,从机制上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向荣告诉渤海早报记者,通过鼓励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可以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决断效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的活力。

按照国家政策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实际需求,滨海新区将面向非公资本开放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

邓向荣教授分析道:这将是一个多方受益、多方共赢的过程。通过非公资本的参与,国有资本可以发挥杠杆作用,放大原有功能的同时,可将节省下来的部分投入到其他领域中。与此同时,非公资本可以借助国有资本在资源、政策方面的优势,深入发展更多建设领域。在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下,共同实现多方盈利、融合发展,提高滨海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益,加速滨海新区的发展步伐,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