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教授接受本网采访,在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服务业发展问题时,周立群表示,京津两个中心城市在着力打造市场的高地,包括交易所,基金等服务业。他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服务某一个城市或某一个省区,服务范围一定是一个区域乃至扩展到国际。由此,经济的联系才能变得明显。
周立群说,原来讲的区域合作还停留在理念上,或者说是政府单方面的呼吁,但现在已经是整体的发展趋势。已经变成了政府、企业、社会主体的内在要求。从政府层面,天津要破解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合作解决;北京要解决它的拥堵,功能的扩散、以及雾霾问题等,也只能通过合作来解决。从企业的角度,自身的扩张,延伸产业链条、扩展市场范围,和其它的要素链接,就要突破行政区划。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自身也要转移。举例而言,企业可能从一般的区县或小城市往大城市集中;反过来,包括滨海新区、中关村内的企业可能也要往廊坊等一些更适合发展的地区转移。
周立群谈到,正因为这些原因,在近三年里,京津冀区域内,产生了诸多的企业联盟。这是一个内在需求决定的。尽管政府也有扶持,但企业确实有积极性。另外,这些年,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行,为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一些条件。
诸多因素使得京津冀的合作命题被推到了前台。周立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