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晓:银行业发展趋势及渤海银行的战略应对(下)

三、渤海银行战略应对建议

1.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随着我行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机构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建立并完善总行部门间、条线间、分行间的内部协同工作机制,讲求资源整合,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将成为渤海银行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的关键。为此,一是要建立内部利益分享机制,通过双边或多边计分,根据各自的贡献度划分收益,加强条线联动、总分联动、分支机构之间的联动,强化全行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全部产品领域内提升服务核心客户的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单个客户的收益贡献。二要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科学调配总量、结构及内部资源。随着整个金融体系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将在带动全行经营模式转变和内部协同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在精准分析传统存贷业务及创新产品成本和风险定价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负债和资产结构,统筹各种资金渠道,合理配置利率敏感性资产,准确把握资产负债期限和时点,完善资金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发挥好总行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使资产负债结构既能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又能平衡在安全稳健的尺度之内,进而支撑全行可持续经营发展。三是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跟进监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在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将货币存量转化为流量,充分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积极开展资本工具创新,降低新办法次级债扣减要求带来的资本约束压力等。

2.整合网上网下资源,着力打造信息化银行

当前,我行应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契机,充分汲取互联网金融的优良基因,从发展网络银行和推进信息化建设两方面入手,主动顺应全球移动金融发展时代潮流。一是将互联网作为物理网点的延伸和补充,大力发展网络银行,通过将传统金融业务有选择地、差异化地在线化,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建立互利多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充分发挥网下、网上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二是依托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运营平台,创建现代化、信息化银行。结合系统改造,继续完善矩阵式管理架构和业务组织流程,降低内部营运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下大力气做好数据系统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对产品、客户、风险、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维度的统计和测量,更加精准地计量各项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收益,确保收益覆盖风险,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3.明确社区银行差异化定位,通过精耕细作树品牌

为弥补物理网点少的劣势,我行应以社区银行建设为契机,开拓新的客户接触点,带动零售业务快速发展。在推进社区银行建设的过程中,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铺设社区网点要以不能触碰监管红线为前提。据悉,近期各省级银监局在银监会最新下发的“277号文”基础上厘定了具体执行事项,对社区银行准入和具体业务给出了量化指标,其中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银行将挂钩个人存款、贷款在行内占比,并要求存量社区机构按照新规定进行整改。对此,我行应尽快摸清监管口径,确保合规经营。二是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推进、错时服务、错位经营的原则,明确区域定位、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和服务定位,在铺建和运营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分析成本效益情况,强化管理,确保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性。三是发挥社区银行宣传窗口作用,提升品牌形象。在提供传统的社区化金融服务基础上,可尝试包括与移动电商服务提供商共同搭建社区化服务的移动电商服务平台在内的多种新型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区域化合作,吸引当地商圈的加盟入驻,通过为用户提供综合、便捷、有特色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实现渤海银行品牌溢出效应。

4.通过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拓宽利润增长空间

在监管机构严控贷款规模、其它类资产监管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我行宜采取内涵式增长和新型外延式增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期自身的快速发展。新型外延式增长即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延展金融产品服务范围,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渤海银行并表资产规模,拓宽利润增长空间。一是加快实施综合化/并购战略,着眼于加强与银行主业的协同性,完善行业专项解决方案,适时酌情申请信托、金融租赁、基金、消费金融等牌照,为打造以渤海银行为主体的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打下基础。二是通过股权投资来提振市场地位,强化大同业战略,注重金融同业合作业务创新,从传统的银证、银保合作逐步过渡到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资本融合。三是密切关注行业整合动态,伺机并购一两家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ROE较高的城商行或农商行,做大、做强我行在重点区域的传统银行业务,培育自身核心竞争优势。

5.紧密跟进自贸区建设,为“走出去”做好准备

根据我行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末,要确立在环渤海区域领先地位,“走出去”战略尚未列入发展日程。但长远来看,国际化经营是顺应中国经济金融全球化和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我行应着眼于未来,充分借助上海自贸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积极练兵,为“走出去”做好热身和相应准备。为此,我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应探索建立适应自贸区经营环境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展贸易金融产品创新和离岸金融业务,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为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积累经验。此外,要密切关注天津和广东自贸区的批设进度,并在区内分支机构建设方面积极跟进。

6.坚守各类风险底线,充分发掘品牌价值

银监会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防范和化解包括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在内的八种金融风险隐患。结合我行实际,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塑造渤海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品牌战略。一是坚持“全面、全程、全额”的风险理念,力争对表内外业务种类、风险种类和管理流程进行全覆盖。针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流动性偏紧等新的发展环境,重点关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把控。同时从架构、制度、流程、系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二是在确保自身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将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经验和技术标准化为可对外输出的产品资源,为风控能力较弱的各类中介撮合平台和中小银行提供风险技术支持和服务,提升风险管理服务的收费能力,充分发掘和创造渤海银行风险管理品牌价值。

(作者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渤海银行联合培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