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群:“自贸区”就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契机(下)

事实上,天津要做升级版“自贸区”的规划已得到官方确认。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期间表示,天津的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区,不但要具备上海自贸区所拥有的政策或者特征,更要拥有滨海新区或者天津市自身特点的一些属性。据宗国英透露,天津拟申请的试验区范围、面积,包括名字,都与上海有所不同,将是对整个滨海新区实行关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在宗国英看来,如果申请成功,在全国将是第一个。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所长蔡玉胜认为,相比于已经获批的上海自贸区,首先从覆盖范围上来说,天津的综合改革创新区要比自贸区更广。“已经批复的上海自贸区只有28平方公里,天津之前申报的东疆自贸区也是几十平方公里区域,综合改革创新区如果把整个滨海区2270平方公里全都纳进来,那么就其开放范围来讲,目前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蔡玉胜说。

其次是在探索的内容上,天津也会与上海有所不同。上海的自贸区模式和上海的经济环境及上海的特点有关系,更侧重于贸易和金融;天津更偏向于制造业,天津如果要建立综合改革创新区,按照中央的要求,应该是希望天津也能走一条符合天津特色的路,比如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希望天津能迈出更大步伐,做出一些示范。与上海自贸区脱胎于原有的保税区不同,天津的综合改革创新区一旦扩围到整个滨海新区,它所涵盖的将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行政区域。在蔡玉胜看来,创新区所需要探索的就不仅是和产业相关,也可能会和社会管理有关,像社会政府职能的转变。

区域高地

天津自贸区日益临近之际,其邻居唐山曹妃甸也加快了申报步伐。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得的消息,曹妃甸自贸区的申报方案在4月份就已经由国务院批转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曹妃甸也是国内第十三个提出申请的地区。

和其他申请者独自奋战不同,曹妃甸自贸区概念一经提出就和天津自贸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一度传出,曹妃甸自贸区将作为正在筹划的京津冀自贸区的重要“一翼”。“京津冀”自贸区的初步设想正是将已经申报的天津自贸区、曹妃甸自贸区连为一体,以河北为腹地,京津为核心,不仅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还解决了单一自贸区体量不足的问题。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的一句“京津冀自贸区已经上报”的表态,更是让“京津冀”自贸区的概念迅速升温。而在当地一人士看来,随着曹妃甸自贸区方案初步成形,可以说“京津冀”自贸区的“两翼”已经开始浮现。

不过,从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河北志在推动的依然是曹妃甸自贸区,而非是京津冀自贸区或者环渤海自贸区。但如何借天津自贸区这个大树来发展确实是河北方面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在曹妃甸自贸区的初步设想里,对接京津产业转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结合未来京津地区发展及国家总体战略要求,试行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促进曹妃甸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作为未来的改革高地,天津在自贸区建设中如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中的引领作用,显然也是其重要的使命。

在周立群看来,滨海新区要在国际大背景下建设综合改革创新区,面向东北亚、面向世界,为我国的开放提供一个全新的窗口。其建议天津建立综合改革创新区在三个方面应做出大胆探索。

第一,在整合国内资源和服务于国内市场及区域发展方面做排头兵。滨海新区的探索和发展,不仅是为了天津本地,更要带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发展。这次的探索不是在一个局部的简单实验,而是通过前期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通道与窗口,示范和经验。

第二,要接通和国际市场的通道。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整个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要素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整合期,产业结构经济格局正在进行重新调整。在新的一轮调整中,中国要占据国际市场的战略高地,必须要加快对外开放。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投资和优质要素进出的便利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引领我国的企业、资本、要素走向世界市场。

第三,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发展后,原有的发展模式路径受到了很多制约,需要在一个更宽阔的视野与框架下突破。这一突破实际上是中国全面应对全球化,同时也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面。滨海新区即将启动的探索,是中国应对全球化迈出的扎实一步。“天津自贸区一旦获批,就要破冰。天津的发展路径不能是对上海自贸区的简单复制。可能将从新兴金融、与现代制造业紧密联系的科技以及政府放权3个关键点上寻找新的突破。”周立群说。

服务业机遇

自贸区获批将对天津当地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为此,天津已在加快打造服务业承载平台,并将作为服务业重要载体的楼宇经济列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传统的小白楼区域外,滨海新区的于家堡、响螺湾、高银中央商务区都是重点打造的高端服务业承载平台。

与前两者立足天津不同,高银中央商务区从建设之初就规划为立足于京津两地优势,其“新京津,高银天下”的命名直接体现了其产品定位。在项目区域内,以承接总部经济、金融功能为主要载体的“高银金融117”大厦在建高度已经突破250米,预计在2016年第四季度竣工并投入使用。这座天津未来的地标性建筑,其规划高度一度是亚洲之最。

在这样一个黄金地段,高银地产耗资巨打造出了天津第一高楼,也是华北区域最高的商厦。据介绍,高银金融117摩天大厦是高银天下项目国际中央商务区中的重点建筑,坐落于京津发展轴上,整体建筑外形设计独特,由国际知名的巴马丹拿公司设计,建筑楼高597米,共设有117层,主要是甲级国际标准办公楼及六星级酒店,其中酒店设在大厦最高的十多层中,是目前所知最高的星级酒店,也是天津市在建的综合物业发展中一座地标式摩天大楼。

117大厦为核心将逐渐形成一个包括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高端商场及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服务式公寓及歌剧院等现化设施,足以满足国际商务人士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办公、休闲和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综合功能区域。“新京津高银天下”项目的建设从硬件设施上为天津滨海高新区承接北京金融等高端产业转移打下坚实基础,填补了天津滨海高新区在高端商业综合体方面的不足。完善区域配套并提升整个区域价值。

为此,高银地产在此打造了国内最大的马球会——天津环亚马球会。据了解,这一马球会拥有约90万平方米的绿化生态园林,配有马球会酒店、两个国际标准的马球场,以及一整套专业马球训练设施。“这是目前全国最具规模的马球会之一。目的就是为了在吸引高端用户时有更强的竞争力,让居住在此的业主能够有国际化的生活体验。”高银地产代表表示。如今包括“文化原创榜”、雪地马球世界杯赛等系列活动已先后在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举办。

在不久的将来,以117大厦、马球会为中心,还有望形成一个京津地区最大、最前沿的高端消费和奢侈品商圈。据介绍,项目内的高端商场将引入国际一线品牌,规模有望超过北京的东方新天地。纵观整个“新京津高银天下”商业中心区,其建成后将在京津冀区域内形成“北有国贸,南有高银”的商务新格局。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在京津发展轴上打造一个可与香港中环商务区相媲美的全新国际商务区项目,完美实践“京津同城化”的概念,也将推动该区域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