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内容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河南作为大省在崛起过程中,中原经济区从提出、论证到国务院批复的整个过程的见证。可谓,大省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作者是见证者、记录者。而本书是作者作为见证者的记录。
一 研究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河南省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三化”方针、中原城市群、两大跨越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也曾经多次向中央反映,争取河南有个重大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比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文件;上报了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规划,城市由原来的9个扩大为全省18个,这个规划国家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编制程序,但也有一定进展。现在国家已经把2O多个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其中有些是大的战略,有些层次则相对低一些,只是一个省或省内局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随着“十二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的研究编制,河南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战略定位,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广大干部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今年以来,由省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大的思路有三个:一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今年以来进行了一些探索,有关部门还组织了研讨会;二是建设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但在范围和内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以上三个思路的核心,就是持续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条路子是河南这些年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坚持走的。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来河南检查指导工作期间,我和庚茂同志向温总理汇报了今后河南发展的思路,包括建设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初步设想。温总理认为,河南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个事情很有意义,可以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这次我们以务虚会的形式研究河南的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谋划好河南的发展,谋划好“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发展大的方向。就是研究如何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历届省委、省政府所确立的持续发展的思路,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明晰和提升,确定河南今后发展大的思路和战略定位、战略构想,这样有利于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努力实践,指导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是简单地为了把我省提出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那继续申报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就可以了。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里面将会明确支持建设若干个城市群,很可能包括我省的中原城市群。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建设中原城市群不可能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指导全省的发展思路。如果要提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这个战略,现在看来也有些难度。一般认为,不论城镇化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工作,很容易就城镇化而论城镇化,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新型城镇化。我们所理解的新型城镇化,不仅包括建设城市群,还包括镇村建设,就是真正使农村和城市一体化发展。所以,我和多数同志的看法一样,倾向于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设想方案。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艰苦繁重的任务,关键是要统一思想。从福建的实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研究、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艰难过程。2002年开始研究,2004年初在省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2005年,“海峡西岸”写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直到2009年5月,国务院才正式出台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从福建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到国务院下发意见,前后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同时,对比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有个优势河南是比不了的,那就是对台工作,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这个优势极为关键。我们河南也有很多优势,但都到不了涉及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高度,所以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难度确实很大。如果没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没有广泛的共识,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上上下下的凝聚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我们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就需要班子内部、广大干部和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不管别人怎么讲、怎么看,内部始终要思想统一、意见一致,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二 为什么要提出中原经济区
刚才专家们都讲过了,中原经济区历来就有,是客观存在的,是其他任何区域都取代不了、包含不了的。我们讲经济区,就是区域内经济发展自成体系、联系紧密,有一个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发挥带动作用,并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一定优势、担负一定职能。例如,在长三角经济区,浙江、江苏靠上海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在珠三角经济区,原来是依托香港,现在是既靠香港也靠深圳和广州。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表明,中心城市、城市群的辐射能力、影响能力是有限的,辐射范围最大到350公里左右。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沿海地区,但自成体系,不可能依靠任何其他区域的辐射和带动,河南是这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河南省与相邻省交界的市县,发展水平大多高于周边地区的市县,并呈现出向外辐射扩张的趋势;中原城市群是这一区域的重要支撑,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个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建设经济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我们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在立足河南实际的基础上,对中央决策的积极呼应,对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主动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发展的必然。建设中原经济区,从重大发展战略层面上讲,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能够进一步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现在沿海的区域经济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批复的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发展战略还谈不上是经济区,真正的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的概念,而不是开发区的概念。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加上北部湾经济区,沿海的经济区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中部和西部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以后一些地方有可能提经济区,但现在还不到时候。目前中西部有条件提出和建设经济区的,只有河南。因为河南正处于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核心地带,在这里突破,将成为中西部经济区布局的开端,对完善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非常重要。
第二,能够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河南是中部地区举足轻重的板块,在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和农业基础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要崛起,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首先要崛起。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能够构筑中部地区具有较强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推动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加快缩小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也是河南为全局发展应做的贡献。
第三,能够在实现国家总体战略上发挥作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目的是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原地区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位置,在这一区域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可以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而且可以承接东部、拓展西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能够促进国家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方针的实施。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河南开放度低,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不仅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潜力很大,而且具有扩大内需的广阔市场和前景。建设中原经济区,按照区域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可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由东部向中西部拓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可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让河南近亿人口特别是600O多万农村人口富裕起来,对于国家扩大内需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第五,能够充分发挥河南的优势。河南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使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越来越为各方面所关注、所认识。一是后发优势。对河南来讲,发展相对滞后、具有发展潜力,这也是一种优势。目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均指标较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了,比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科技具有一定基础等,我们能够把潜在优势作为后发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河南的资源对全国是有影响的,粮食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占全国1/1O以上,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其中2/3转化为商品粮,对全国具有决定性意义;煤炭产量现在是全国第三位,铝的产量也在全国靠前。这些资源优势将会发挥很大作用。三是区位优势。河南是全国的腹地、心脏,具有枢纽的功能,这个优势哪个省也取代不了。从调查情况看,河南的物流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而易见。随着高铁、航空等现代交通的发展,河南的区位优势还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其他如文化优势、农业优势、人口优势,都是大家公认的,也是我们现在最有力、最有影响的牌。优势就是地位,优势决定地位。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让我们以区域经济的理念更好地把握河南的优势、整合河南的优势、发挥河南的优势;可以使我们有一个重大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身优势引起国家的充分重视并充分展现出来,使河南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凸显出来。
第六,能够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条路子到底怎么走?靠中原城市群可以探索,但很难把全省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对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的发展来讲,中央首先考虑的是粮食、农业问题,若搞中原城市群中央就很难有大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也是如此。只有建设中原经济区才可以很好地体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别的发展战略都难以容纳这条路子,而且这也恰恰是中央极为关注的和最需要在全国示范的发展路子。可以说,这是河南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个最大优势。
三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什么好处
第一,有利于以区域经济的理念来审视河南的发展定位。由于河南所处的特殊位置,中原经济区的地位和功能比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甚至比渤海湾经济区还重要。研究中原经济区,有利于我们在全局当中找准河南所处的位置、应扮演的角色,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第二,有利于提升在全局中的位置、争取国家更大支持。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条路子走得很艰难,如果没有河南的全面发展,没有中央的政策支持,或者中央只对农业进行政策支持而不是给予多方面政策支持,这条路子很难持久地走下去。像我们一直提粮食提价问题,但粮食价格一动百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考虑整个社会的稳定,不可能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价。如果我们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以实际成效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有可能赢得中央对河南发展的大力支持。
第三,有利于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中原经济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中原崛起提供有效载体,有利于总体战略构想进一步系统和完善,把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产业集聚、民营经济发展、交通枢纽规划布局、文化强省建设等大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下来,从而把河南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城市和农村、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大的战略规划和布局,仅提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就很难在全省达成共识,就不可能把全省人民的思想都凝聚起来、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第四,有利于更好地谋划河南的发展规划。行政区发展和经济区发展的理念有根本的区别。按照经济区的理念来谋划指导发展,很多方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使河南目前正在谋划的“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如产业布局、交通规划、生态建设等,都能够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可以使各地各部门从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大局出发,在中原经济区的框架内找准定位、准确站位,谋划各自的发展思路,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系统整体。
作者简介:喻新安,男,1955年生,河南省洛阳人。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区域经济重点学科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特邀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州学刊》主编。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体制变迁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30余项。出版《策论中原崛起》、《中原崛起的实践与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原经济区研究》等著作30多部,在《求是》、《新华文摘》、《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4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