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一体化和三地的产业承接转移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产业作为实现同城化的载体,对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北更是被这场热潮挑起了神经,接连出台各项规划,明确各市要承接京津两地的哪些产业。然而产业转移并非朝夕之事,同时在进行产业转移之前,也需要明确三地的产业发展现状,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制定适宜的发展计划。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马云泽在8月16日举行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或许能帮助我们梳理京津冀的产业发展脉络。以下为发言全文:
京津冀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分别是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产业发展梯度初显、主导产业日益成熟和产业协同诉求相异。
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成为北京市主导产业,可以说北京市已经进入到“退二进三—后工业化阶段”。而天津市的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双引擎拉动,第二产业比重略高第三产业,天津市已经进入到“接二连三—工业化高级阶段”。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表现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继续发展,进入到“培二育三”阶段。
产业发展梯度初显主要表现在:北京的产业优势在科技与服务业,处于产业的高端,天津在制造业上也处于较高的一端,而河北除个别地区外各市县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几乎均处于较低的位置,产业分布按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域而呈现明显的梯度性。
京津冀三地的主导产业日益成熟,北京的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则成为其主导产业。天津则是以汽车及制备装造业、航空航天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为主导。河北省是以钢铁、煤炭、,电力和轻工作为其主导产业。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诉求呈现出:北京是“吃不了”,天津是“吃不饱”,而河北则是“没得吃”三种状态。造成京津冀三体产业诉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北京需要的是发展的空间,天津市发展的质量,而河北则是发展的机遇。解决产业诉求的关键在于重新给自己定位,北京需要去功能化,建设新型首都经济圈;天津则需要去加工化,重新认识和理解建设北方经济中心;河北也需要去重型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问题则集中在支柱产业同构同质,产业集群效应不显;优势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合作缺乏高度,产业辐射带动不足三个方面。
京津冀前五大制造业上呈现出重叠、同质化倾向严重。北京、天津和河北都有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从2012年北京、天津和河北产业相似系数来看,北京同城间相似系数是1.0000,北京和天津产业相似系数为0.917,北京与河北的产业相似系数则是0.264。
京津冀内部经济和产业过于集中于北京、天津两地,河北经济相对落后,产业虽然总量大,但以各地级市为节点,表现出分散布局的特征。以工业总产值来看,京津两地占京津冀整体的接近80%。在产业层次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于京津两地,河北地区仅有少数零星分布,缺少优势产业集群。
钢铁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产业,在京津冀几乎所有地区都有钢铁企业布局。大型国有企业就有首钢、天钢、唐钢、邯钢、宣钢、承钢、石钢、邢钢等多个。而汽车产业:北京现代、天津一汽、河北长城。天汽集团52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布在7个区内,北京也有48家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散落北京13个区内。
由于行政体制机制不畅,三地间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创新合作等多个方面相对独立,缺少相关产业合作机制与平台。北京、天津处在极化效应向辐射扩散阶段的转换阶段。北京和天津对周边的的辐射和扩散能力有限,带动作用比较小,周边的城市、农村发展不是很快。据河北省扶贫办对媒体公布一组数据,2011年,环京津贫困地区24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1/4和1/10。
京津冀产业诉求协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从国家顶层设计,三地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顶层设计上成立专门的京津冀产协同发展小组,有效协调和推动京津冀的发展。
在功能定位上,京津冀三体要做好明确的产业定位,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思路,最终建成一个“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京津冀三地发展重点各有侧重,根据自己的定位,北京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同时发展高新产业;天津主要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商贸、金融和保险业和港口等产业;河北则需要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产业。
在空间布局上,三地应形成“一轴四带”格局,一轴即京津核心发展轴,四带指的是:北部生态涵养带、滨海产业聚集带、京保石产业发展带和京唐秦产业发展带。
(本文根据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马云泽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