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滨海新区——海港围不住的城(上)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多年来依靠着港口,一座座城市演绎出绚丽与繁华,滨海新区乃至天津的发展足迹亦是如此。今天,当你沿着滨海新区的港口踱步,公路上接连呼啸而过的大型运输车、港口堆积如山的货箱以及穿梭往来的货船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一全球货物吞吐量第四大港的气势,也因为港,让滨海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拥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如果仅仅靠海吃海,那这一北方最大的港口只会沦为低端的煤码头、矿码头,而不甘于此的滨海新区港口产业发展开始尝试跳出传统业务模式,将港口经济的外延拓展至无限。

滨海新区印象: 离港城尚有一步之遥

天津人非常愿意给外地人讲解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是如何坐拥地利优势的。几天前,在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一间办公室里,产业研究室主任蒋宁指点着地图给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天津港所处的黄金区域。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天津港位于京津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更被誉为北京的海上门户。“天津港不只是滨海新区的港,也是北京的港、京津冀的港。所以,该港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天津市最大优势与核心资源。”蒋宁说。

  公开资料进一步显示,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与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世界等级最高的国际化人工深水大港,服务辐射占中国面积52%14个省、市、自治区,是连接东北亚和中西亚的纽带。目前,该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

  提到滨海新区的发展,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感慨颇多,十多年前,他刚到天津工作后就曾到过一次滨海新区港口,当时的天津港由于大量运输煤炭、铁矿石等散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我从人民大学毕业后由于不适应北京的环境,选择到天津工作,也是班里仅有的两名离开北京的学生之一,但到了天津港一看,其落后的状况让人非常失望。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天津港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发展之快令人咋舌。”刘刚说。

  200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62亿吨,当时天津为这一年净增3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兴奋不已,但实际上,这只能算是起步。2004年该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达到2亿吨,到2010年突破4亿吨,去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一向被认为是衡量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地位的重要数据,2003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为301.5万标准箱,2004年达382万标准箱,2010年达到1000万标准箱,去年这个数字更是突破了1300万标准箱。

  北京商报记者从一进入滨海新区就看到,这里整体环境非常整洁,绿化优美、高楼林立,从城市规划来看并不逊色于北京城区。开车行至港口周边,首先注意到天津港的港口作业均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运输技术,这使得即使在散货为主的南疆港区也看不到空气污染的迹象。事实上,要在如此大面积的港口区进行环保作业并非易事。

  很多初到滨海新区的人恐怕很难分清天津港各个港区的功能和定位,据蒋宁介绍,天津港港区陆域面积达131平方公里,其中,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以集装箱码头装卸及国际航运、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东部区域正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以重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粮油轻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南港工业港区东部区域是以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为主的新港区。

  以天津临港经济区为例,其官网上的投资动态中显示,今年来,几乎每月都有项目落户该区,截至目前,临港经济区已形成造修船、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机械装备、海上风电、大型钢结构等六大产业集群。预计“十二五”期间,其装备制造产业总投资将超过400亿元。

  不过,大踏步前行的滨海新区要真正实现从港口到“港城”的转变却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在滨海新区工作的很多员工,拿的工资比天津市里员工要高出不少,也只有通过高工资才能提高对员工的吸引力”,家住天津市内、工作在滨海新区的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坦言,目前,大部分员工还是潮汐式到滨海新区上下班,但不在这里生活。主要原因是交通不方便,且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所致。

  “我从天津市里到北京三里河非常方便,比到滨海新区还要快。从天津市里到滨海新区主要是坐地铁和轻轨,但轻轨比较慢,而地铁的站点少,覆盖面小。同时,北京到滨海新区也不太方便,”王先生说,“之前京津冀一体化的设想一经提出,天津、河北的多个城市都出现房价大涨现象,但滨海新区房价变化却不大,这也反映了滨海新区在生活方面卖点不足。”

  产业把脉:金融为港口经济点睛

  “就京津冀一体化来说,很多人都认为北京对于河北的最大需求是把人分流出去,但对天津却没有明显欲望,如果说天津有什么产业能够与北京形成互补,那就是港口。”蒋宁分析。

  但蒋宁也指出,天津港的货物结构比较传统,一直是以煤炭、铁矿石等散货为主,这样的定位不仅使天津港与周边京唐、黄骅以及曹妃甸等港口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与北京的港口功能需求也不太匹配,不利于港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向北京借力。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港口因内需不足影响,导致内贸吞吐量增速大幅回落,加之外贸形势趋缓的双重作用,港口增长再度“失速”。

  报告还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国内市场需求走弱、采购期推迟,加之进出口表现相对温和,加快了中国港口生产转型、增速换挡的步伐。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小幅增长5.6%26.2亿吨,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5个百分点,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为了实现天津港口产业的高端化,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这一港区位于滨海新区东部,坐落于天津港区内,是中国探索国际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先行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功能最全、面积最大、政策最优惠、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沈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

  另悉,作为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疆港区是人工造陆形成的三面环海半岛式港区。东疆港区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北临永定新河口南治导线,向西与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衔接,东临渤海湾海域。随着该港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已逐步形成了航运、物流、租赁、贸易及市场等四大主导产业。截至2013年底,东疆共注册内资企业1579家,注册外资企业201家。航运、物流、租赁、贸易及市场类四大主导产业占东疆已注册企业的76.9%。东疆已成为租赁类企业和涉及汽车、乳品、红酒等商品进出口贸易企业落户的首选之地,且产业聚集效应还在不断扩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港口新型产业,截至目前,东疆保税港区注册融资租赁公司累计达704家,注册资本累计达252.2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365架飞机、11台发动机、56艘船舶、6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各类租赁资产累计总额约达288.7亿美元,约合1789亿元人民币。

  沈蕾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天津最大的优势就是港口,作为天津港区重要的功能载体,东疆保税港区根据自身产业,欲发挥出更大作用。现阶段,东疆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定位,正在抓紧促进各项高端航运要素的聚集,包括高端航运、物流、国际分拨、国际贸易、港口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沈蕾进一步指出,航运金融在国际金融市场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围绕国际航运融资中心的理念,东疆几年前就开始从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的租赁产业入手,创新了融资租赁的产业模式,拓展了政策空间,也使得东疆保税港区又向北方航运中心的定位迈进了一步。

  一位航运分析师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北京许多金融机构都希望运用金融工具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租赁正是搭在实体和金融业之间的互通平台,所以东疆在金融租赁领域的尝试,吸引了京城金融企业的目光。

  去年落户东疆的华电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邓华透露,在入驻东疆前,其实也考虑过其他地方,最终发现各地保税港区的政策相差不多,而东疆还可以提供专家给企业指导,同时办理业务能得到一站式服务,非常便捷,这也能看出东疆对招商引资的迫切。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的产业已发展到头了,现在东疆保税港区将金融企业聚集到一起,这在接下来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将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邓华说,“且在北京很难解决员工落户问题,滨海新区却可以给落天津户口,这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华电员工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所以最终决定成为滨海新区的一员。”

  天津中煤能源华北有限公司同样将北方贸易结算中心放到了东疆,对此,该公司总经理吕朝晖说,公司在华北给区域总部选址时,了解到滨海新区申报自由贸易港区,十分看好该地区发展,最终果断敲定到东疆落户。

  另悉,东疆保税港区正在着力推进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东疆保税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不断开展积极探索,正在加紧各方面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