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者出席中国科协论坛,解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通讯员 李慧】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201481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承办的第三十二次中国科技论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论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家发改委、北京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委研究室、首都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我院研究团队马云泽、王金杰、李慧等参加了论坛。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中共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建国、我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分别做“京津冀一体化与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战略思考”的主题报告。

肖金成指出,京津冀地区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缺少位于中间层的中小城市,与周边地区相对独立的小城市群在发展上相互脱节、自我封闭,尚未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孙久文指出, “两市一省”格局导致的行政主导型经济特征成为阻碍区域协同发展的桎梏,“分灶吃饭”的财税政策激励各地区追求本区域发展而忽视相互间合作,产业对接存在的障碍和公共服务存在的落差使空间不平衡十分严重。张建国从全新视角着重指出,河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但河北更应该自信。京津冀三地应围绕中关村打造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建一系列大数据共享共用平台,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

马云泽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着支柱产业同构同质、优势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合作缺乏高度等3大问题。京津冀三地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最终形成“一轴四带”空间布局,“一轴”即京津核心发展轴,“四带”指北部生态涵养带、滨海产业聚集带、京保石产业发展带、京唐秦产业发展带。

河北省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安树伟、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军萍、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周保刚等,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中国科技论坛前身为中国科协论坛,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小型、高端论坛。论坛强调领域聚焦、视角多元、观点独立、成效务实,主要围绕高端前沿科学技术问题,组织由产、学、研、政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将学术观点和思想凝练为政策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