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团队赴深圳广州调研自贸区建设情况

20141212日,我国宣布在天津、福建和广州三个省市设立自贸区。为深入了解广东自贸区建设状况,1221日至25日,由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天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东丽区委研究室、东丽区商务委组成的联合课题组一行16人赴深圳、广州进行专题调研。我院研究人员周立群、马云泽、曹知修、范振义、裴蕾、李慧、张琳等参加专题调研。

21日晚,课题组成员与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教授进行了交流和互动,探讨深圳市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前海经济的建设。22日,课题组成员对深圳市发改委谷更军处长、政协经济处庄志勇处长、经信委胡小剑主任等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就深圳市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状况、深圳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经验与借鉴、广东自贸区建设为深圳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广东自贸区建成后深圳市的产业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24日上午,课题组成员实地调研了国家级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及区内相关企业,并与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孙宇、南沙区科技和信息化局赵锡铮局长、发改局姚军处长、规划局曲白主任等主要领导就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1)南沙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2)广东自贸区建设中南沙所处的位置;(3)粤港澳实质性合作的进展。24日下午,调研组成员与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刘志铭教授、经管学院副院长董志强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魏下海教授等专家学者,就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规划和创新、广东产业分布与升级、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

发展自贸区经济是当前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释放“制度红利”的战略需要。设立自贸区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制度高地,而非一个政策洼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天津自由贸易区批准设立,东丽区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创新期和快速发展期。通过深入调研广东自贸区对区外产业所形成“虹吸效应”及“辐射效应”,以及珠三角区域对接广东自贸区的政策措施,课题组将为东丽区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案选择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