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广:科学把握天津功能定位,做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下)

4、四大重点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发展重点应集中在“杀手锏”的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标志性的高端产业、集约绿色的产业园区四个方面。

首先,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应培育众多“杀手锏”的产品。围绕先进制造领域,以创新平台为支撑,开展重大科技公关、突破一批制约天津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培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杀手锏”产品和知名品牌。利用天津大企业较多、品牌较强的优势,同时积极打造科技小巨人的升级版,采用多种举措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和品牌意识。

其次,应做大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天津企业。应本着“促外企、引央企、调国企、强民企”的思路,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和自主创新区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巨大区域市场规模,积极吸引汽车、电子、石化等跨国公司进驻。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通过与北京的产业关联和创新合作(如央企离京但人员及子女京籍身份不变,税收京津共享),加大对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央企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本地国企进行资源重组和有机整合,增强其市场活力。同时,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本土及外域民营企业在天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百姓收入提升中的促进作用。

第三,应培育和壮大一批标志性的高端产业。2014年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8万亿元,而八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0%。高端产业引领应以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生产型服务业的“二融为原则,坚持高质高端高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充分发挥航空航天产业的独占优势,加速“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的航空航天体系形成。积极打造石化全产业链,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并借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推动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第四,应通过构筑产业集群的方式建立集约绿色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南港石化、临港重装、临空航空、子牙循环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天津产业园区层次多、布局分散、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功能重叠,且园区分头管理、与周边行政区权责不匹配等问题(如滨海新区9大功能区、自创区的121园、开发区的19区、31个区县级工业示范区),应重新审视和规划产业布局和园区定位,进行适当的删减、合并和整合,使之利益协调、优势互补、相互助力,共同支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