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广:科学把握天津功能定位,做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

3、三种关系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需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与京冀特别是北京的关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中,天津的“去中心化”与北京的“去功能化”特征凸显,应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搭建平台,积极吸引符合相关要求的北京外迁企业,并努力成为北京中关村等原发创新的研发转化基地。此外,应主动摒弃京津双城各自为战的思维,主动融入和接受首都辐射,把天津发展重点由“向东引南”逐渐调整为“向东接北”(毗邻北京的北部城区特别是武清和北辰)。在津冀关系上,应以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为近期重点,并在港口建设、钢铁石化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交叉持股、战略投资合作等方式,实现津冀产业有效分工、对接和延伸,以提升天津自身制造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新常态下,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由“扩存量”(单纯扩大产能和规模)转向“调存量”(优化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与“强增量”(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强增量”的方式来间接“调存量”。天津应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转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传统主导产业如石化、汽车、电子、重型装备制造使其向产业链两端及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同时加大对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加快发展,以全新的产业构成支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发展。

第三,要处理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支撑。与北、上、广、深相比,天津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天津应保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定力不动摇,应借助天津制造业体量大、实力强的优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体系的完善,重点发展那些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结合、互补发展的生产型服务业,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跨境电商、专业技术服务等。走出一条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方式创新相互推动的融合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