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天津东丽“众创空间”的四个特色(下)

三、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天津市拥有众多高校资源,东丽区具有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高度聚集的优势,学院有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形成创新创业的多方合作圈,既为学员创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区域内企业发现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提供了便利,更为区域创新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和智力资源,从而以政府为推手、以学院为平台实现了个人、企业、社会的多方共赢。

在学院运作上,采取理事会制,由东丽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发起,清控科创、天安智慧港、中科招商等17家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载体平台作为理事单位共同管理;在创业指导上,学院拥有由百名成功企业家组成的导师团,从零起点入手对学员实施高规格的实践跟踪培养,让学员在学院创业有支持、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在人才输送上,学院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1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高校毕业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的主要承接载体,天津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校还将学院的实践课程纳入了学分,以吸引更多的在校学生和创业青年加入学院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在与学员的近距离接触中,参与企业和导师们也独具慧眼,发现了一批好项目、好苗子。例如,“时刻足球”APP团队创始人之一姚子航,现为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学生,最初只是几个好友基于兴趣的尝试,在参加学院品牌活动“创新创业星光大道”时,被担任评委的投资人发现并看好,双方经过深入交流达成了1000万元投资意向。

四、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

推动“众创时代”发展,政府要率先创新思维、转变职能。新常态下政策导向已不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人才集聚、服务便捷高效、资本充裕集中、产业配套完善,才是吸引企业落地、吸引创新创业要素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东丽区正处在“两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转型需要集聚人气,经济转型需要集聚创新,学院以市场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品牌,其对创新创业人才及项目的集聚作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贡献价值均不可估量。作为学院的创建者,东丽区政府定位清晰、放眼长远,不越俎代庖、不急功近利,主动转变政府职能,化“有形之手”为“无形之手”,采取政府扶持、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独立运作的方式,把学院交给市场、交给社会实现专业管理,敞开大门、放低门槛,让广大青年学生“想创业、能创业、敢创业”,让万千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在东丽一步步变成现实。

 

(丁梅: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