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1年—2014年,天津科技服务业年均增长在15%以上。但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先进地区相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落后,科技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等缺陷较为明显。
本报告建议:1)营造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2)积极培育和引进技术转移机构及平台,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3)加强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引进、培育; 4)整合科技服务软硬件资源,创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一、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措施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天津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规划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跨国公司落户和服务外包业务的扩张。
(二)形成了三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当前,天津市形成了滨海新区、津西、北辰——武清三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在各集聚区内,依靠资源禀赋和区域特征,培育和打造了一批以研发设计、软件与服务外包、工程设计、IT服务及科技中介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三)新兴产业助推科技服务业发展
在科技服务业“小巨人”推动和引领科技服务业提高发展质量、创新发展业态的同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咨询机构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服务资源的聚集,使得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突显巨大的增长空间,并大幅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天津科技服务业存在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既需要政策的引导,更需要企业、科技中介、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然而,当前天津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沟通、联系产学研的桥梁与纽带相对短缺,使得科技成果针对性弱,缺乏明显的产业驱动。
(二)科技中介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企业、机构规模小,业务范围窄,缺乏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科技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科技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偏低
天津科技服务企业以具有国资背景的服务企业为主,社会资本注资企业较少,并且业务模式相对单一,缺乏涉及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和综合科技服务等全链条、综合性的科技服务企业,且市场化程度较低。